乌兰察布: 开启多元立体交通新纪元

06.07.2017  19:21

辉煌70年·聚焦乌兰察布”系列报道⑨

    新华网乌兰察布7月6日电(周小红)晚上赶路会走失、雨天一身泥、夏天一身沙、170公里得走一天一夜……这些场景被定格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乌兰察布。如今,位于蒙晋冀长城“金三角”的乌兰察布,告别“城市孤岛”,成为集铁路、高速公路、航空运输为一体的立体交通“枢纽城市”。

国道335线乌兰察布境内一些路段正在升级为一级公路 新华网 王立鹏 摄

    马路变柏油路 掀起了回乡创业潮

    “道路通了,人们的思想也通了。”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锡勒乡西泉村支书马志强说,十多年前,西泉村是全后旗出了名的穷地方,很少有人踏足。

    十多年前,西泉村到市区的道路崎岖不平,遇到雨天,泥淖满地。村民们主要以种土豆、玉米和养牛羊为生。一辆辆三轮车和四轮车载着土豆、玉米、牛羊肉和村民们的希冀,颠簸三个多小时来到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然而,变卖后的收入仅能维持生计。为了增加收入,缓解经济压力,村民选择了外出务工。

    2007年,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大型运煤货车路过西泉村,村民们看到了希望,扔掉了锄头,开起了铺面,为货车加水,给司机提供食宿。之后,村民们口袋鼓了,笑容多了,“‘加水’一年比务农多挣一万元钱。”马志强说。

    从马路到三级公路,再到二级公路,又到一级公路,公路不断升级,农村的道路通上了柏油路,西泉村离市区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从原来的三个多小时变成了现在的40分钟。自然风光怡人的西泉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交通鼓了口袋,富了脑袋。

    “农民弃农从商,干起了农家乐,其收入比‘加水’还要多十倍,村民乐了。‘走出去’务工的农民也回到了家乡,一家农家乐变成了两家,两家变四家,四家变六家……农家乐如雨后春笋,掀起了一股‘创业潮’。”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锡勒乡副乡长韩志成说。

    目前西泉村里有十几家农家乐,4家大型农家乐。

    交通改善了西泉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建成了养老中心,也方便了村子里的孩子就学。韩志成说,往年,孩子们到市区上学,一年只能回来一两次,2015年开始,孩子们每周都回家与父母团聚。

    乌兰察布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郝玉根介绍, “十二五”期间,乌兰察布市扎实推进农村牧区公路通达工程建设,交通条件改善,解决了农牧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五年来共建成5700公里,完成投资59亿元,全市嘎查村通沥青水泥路通畅率达到86%。

图为乌兰察布万益物流园区 新华网 王立鹏 摄

    打造国际物流“枢纽城市

    有着得天独厚区位优势的乌兰察布,被外界誉为“京郊草原”“中国薯都”“北京后花园”,目前正在打造又一张新的城市名片——国际物流“枢纽城市”。

    借着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乌兰察布市以煤炭、马铃薯、皮革“三个交易中心”建设为重点,与天津自贸区、北方陆港合作,建立保税物流中心,致力打造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处在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和有着日渐完善的立体交通网,乌兰察布市逐步稳固了国际物流“枢纽城市”的地位。

    据了解,乌兰察布目前已建成13个重点工业园区、8个物流园区,“七苏木中欧班列枢纽物流基地项目”已开工建设,为对接俄蒙欧市场打下了基础。

图为乌兰察布境内高速公路和铁路交汇 新华网 王立鹏 摄

    交通网雏形初现 立体交通助力城市发展

    五条高速公路、六条铁路、一个机场,被列为中欧班列节点城市……乌兰察布市不再是十多年前的“城市孤岛”,而是集铁路、公路、航空运输于一体的交通枢纽城市,这些优势让城市建设的理想成为了现实。

    乌兰察布市交通局招标办主任侯平说,公路、铁路、航空运输是一个交通系统,如果这三者不能有效转化,那么其作用将极其有限。

    “公路犹如电脑,其配置再高,如果没有网络,公路的作用将得不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也产生不了最大效益,不成体系的公路网络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资源浪费。”侯平说。

    乌兰察布近年来致力构建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交通体系,打通断头路、出口路、出区路,实现铁路、公路、航空多向通达,“无缝对接”,实现“六纵十二横十二联网”高等级公路网络布局。

    乌兰察布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郝玉根说,乌兰察布目前完成了交通运输重点公路建设项目68项,完善了公路结构网络,国省干线公路网、地区公路网和农村牧区公路网的“三网”建设,为乌兰察布市的经济建设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绿色、智能的交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