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乌兰浩特农业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

28.12.2015  12:17

  一场大雪过后,乌兰浩特市广袤的田野银装素裹,厚厚的积雪为大地盖上了一层白色“棉被”。“瑞雪兆丰年”,这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将是个丰收之年,而伴随着冬雪,乌市今年的丰收捷报已经传来……

    今年,乌市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实现了粮食的“十连增”:2015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74万亩,粮食总产突破了8.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全市第一产业产值预计达到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12140元,与去年相比分别增加5.7%和14%。

  乌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调结构、转方式、抓示范、重科技、促增收”的要求,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强化政策、科技、装备、人才支撑,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促进全市农业转型发展。

   示范带动,“三新”助力农业增产

  “我们今年在粮食高产创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与建设补助项目的示范带动下,在全市各镇、园区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稳定了粮食的增产,也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乌市农牧业局业务股股长卜庆余介绍。

  “新品种确实很好,我家今年就受益了。”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五丰村村民黄文达接过了话茬说,“在农牧业局的指导下,我家种了玉米新品种,比去年高产,每亩地能打800斤粮食呢,这个品种算是种对了。”黄文达高兴地说着。今年他种植了90多亩玉米,获得了大丰收。

  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带来了亩产的增长。今年,乌市引进高产抗病性强的水稻新品种26个,玉米新品种30个,花生新品种4个,并进行了对比展示示范。通过多家科研机构对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和测产,在示范基地种植的水稻亩单量达到620公斤,比对照田高出22公斤。

  不止在新品种上大力引进和推广,为了适应农业发展的新常态,乌市还将新技术的应用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今年,引用并推广新技术26项,包括赤眼蜂防治玉米瞑生物防治面积5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0万亩,完成了玉米全膜覆盖面积2万亩,实现了胡力斯台嘎查整村推进面积5000亩,并在全区首推了水稻覆膜技术,推广面积达3000亩,“这项技术为绿色有机水稻种植解决了除草难的问题,并具有增温节水、明显促进水稻早熟的优点。”卜庆余告诉记者。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品种、新技术得到推广,乌市又引进新装备助力农业生产。从春播到秋收,全市各乡镇全面推广机械化种植、田间管理、收割。新装备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种植的效率和水平,还从技术上为全市粮食增产、农民增效提供了保障。

  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三新”引进推广,乌市粮食产量再创新纪录,种植玉米58万亩,平均亩单产达到554公斤,比去年增幅38.5%;水稻10万亩,平均亩单产达到598公斤,比去年增幅13.3%。

  打破传统,设施农业迎来新天地

  在乌市葛根庙镇设施农业园区的采摘园内,一座座大棚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分外抢眼,大棚内更是温暖如春,绿意盈盈,一株株鲜嫩翠绿的菜苗正享受着“日光浴”,在光合作用下,茁壮成长。

  “这个采摘园今年吸引了不少市里及周边的市民来观光、采摘。”葛根庙镇镇长马新伟介绍,发展采摘农业,给当地带来了人气,也带来了增收希望,成为富民的新产业。“今年,市里投资70万元为这300栋日光温室大棚改善了生产条件,新购置各类生产物资和先进设备,项目实施后可达到三个100%,即标准化生产100%,商品化处理100%,品牌化销售100%,进而实现节本增效的目的。”

  葛根庙镇实现统一采购供应,统一生产种植品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生产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培训,统一品牌、包装和销售,统一产品和基地认证认定等“六统一”服务,走上了采摘农业的规模化、正规化。

  “设施农业不仅仅要局限于简单的种菜、卖菜,我们要开阔思路,打破传统,建立生态采摘园,引导农民发展绿色观光休闲采摘农业,通过现场观摩采摘的形式,吸引了大量市民下乡赏花品果、观光休闲、体验农业,‘吃、购、行、游、住、娱’一条龙,带来农业、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新转变。”卜庆余告诉记者,发展采摘农业对乌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都是一次新突破。

  在卜庆余看来,这一做法将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意义重大,“发展采摘农业的好处之一就是能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以景观改造农村的方式,将旅游产业要素融入一产,大力发展以体验农业为核心的乡村创意旅游业,使一产和三产、农村和城市找到最佳结合点,促进一三产业有效互动发展。”

  今年,乌市已扶持发展了葛根庙镇、胡力斯台嘎查、先锋村采摘园,并聘请了5名园艺专业大学生深入采摘园进行生产指导,辐射带动更多农户。同时,在各镇、园区组织举办各类设施农业种植管理技术培训班,在设施农业作物生长旺季,组织种植户和有兴趣的农户到采摘园、生态园现场观摩,实现了“一三互动、农旅结合”,助推乌市设施农业发展。

  创新模式,“互联网+”成为农民新帮手

  乌市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明星村农民穆宝玉拿着手机浏览着农业技术网页,“现在在家上网就可以直接学到很多实用技术,而且家家户户都有互联网,方便着呢。我去年的葡萄苗就上网购买的。”

  种植大棚多年的穆宝玉边给记者演示边解释,“今年市农牧业局还开通了一个新平台叫‘农业科技网络书屋’,这个平台平时发布一些田间种植、管理技术,而且还能在线提问,有农业专家给解答,还掌握很多农业的新政策,对我们帮助挺大的。”

  借助“互联网+”的大潮,乌市将农业与互联网结合,为农民搭起学技能长知识的新平台。

  乌市加大了现代信息技术在促进粮食生产、指导服务农民、实现节本增效等方面的投入,推行“互联网+农牧业”新模式,在全盟率先开通了“病虫害防治信息平台”,根据本地实际,发布全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动态、防治技术措施,以及新农药、新技术等。今年共发送病虫害防治短信息32条。

  “我们要把最贴心的服务送到农民手中。”乌市农牧业局业务股工作人员张金艳介绍。今年,除“病虫害防治信息平台”外,还推进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农技宝”云平台,并对80名技术指导员进行了“农技宝”使用方法培训,每名技术指导员帮助带动10户示范户,不仅提升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信息化水平,还提高了农技服务能力,加强了农技员与农户之间沟通;开通了“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为广大基层农技人员提供了一个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学习平台,实现了农业实用技术信息查阅、农业技术在线咨询辅导、农资产品供求信息发布等多种功能,可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多方面、个性化、持续及时的农业实用技术等信息服务。

  如今,在农村,各类农业信息通过网络传递到千家万户。广大农民也越来越现代化,他们拿起了手机,用上了“互联网”,成为信息化下的新型农民。(驻站记者 谭艳丽 通讯员 杨文明)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