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浩特市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再发力

02.03.2016  11:41

   计划总投资21.21亿元,启动实施16个嘎查村“回头看”和42个嘎查村工程建设任务

  2月29日,乌兰浩特市脱贫攻坚暨“十个全覆盖”工程动员大会召开。会议确定,今年乌市将投资21.21亿元,启动实施16个嘎查村“回头看”和42个嘎查村工程建设任务,继续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

  乌市立足于“四个全面”、修缮改造、群众主体、乡愁特色、全民动员,“六个精准”,不走形不变样、不大拆大建、不大包大揽、不贪大求洋、不坐等其成,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和“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工作。今年计划投资15.26亿元,用于“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重点实施路、房、墙、水、绿化、庭院经济等项目,努力实现农村面貌改善与农民收入提高。据了解,全市2016年涉及危房改造6120户、改造外立面2098户、平改坡10094户、易地扶贫搬迁工程1734户,解决安全饮水54290人,硬化街巷452.3公里、县乡道路提档升级104公里,建设村村通电线路58.9公里,安装广播电视户户通2000套、村村响58个,新建农村幼儿园4所,新建设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34个,新建便民连锁超市4个、提升改造超市68个,养老保险计划参保6834人、发放高龄津贴944人,改造院墙63万延长米、改造间隔墙67万延长米,硬化庭院79万平方米,高标准绿化29个嘎查村、生物绿化58个嘎查村,完成14个嘎查村、603基路灯亮化工程。

  乌市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与美丽乡村建设和城郊型精准、高效、休闲观光农业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支持引导农民结合实际发展蔬菜、果树、食用菌和农家乐等产业,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庭院经济产业格局。全力实施绿色有机水稻基地建设,依托岭南香、蒙兴、北雁等现有水稻品牌,不断扩大旱改水面积,挖掘水稻产业潜力。围绕设施农业,不断提高大棚投入生产率。鼓励发展生态观光采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2016年,乌市计划投资5.67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8万亩、旱改水7.27万亩,结合种养殖专业村建设,积极培育嘎查村主导产业,计划投资2050万元发展庭院经济工程,发展庭院经济5000户,努力提高村集体和农民收入。

  “三分建,七分管”,乌市将进一步健全完善管护机制,因地制宜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工程管理办法和村规民约,建立起农牧户、管护队、村委会、镇(园区)政府、相关部门“五位一体”的管理工作机制。计划对61个嘎查村投资700万元实施村屯保洁工作。建立由市、镇(园区)主管部门统一管理的城乡一体化工作体系。镇(园区)应建设垃圾转运设施,配置可利用垃圾回收设施和场所。(驻站记者姜丽艳)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