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市三轮驱动激发“三农”发展新活力

19.05.2015  13:32

  粮食产量达7.8亿斤,家畜存栏32.8万头只,实施“一事一议”项目87个,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增长14%……这一组组数字让人感受到的是乌市农村的新气象和农牧民群众生活上的喜人变化。

  新时期、新常态下,乌市以改革创新精神,结合实际,把十个全覆盖”工程提档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加快传统农业向生态、高效、现代观光农业转型,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将贫困落后地区孵化”成幸福美丽乡村。

  “十个全覆盖”带来乡村“美丽蝶变”。如今,在乌市各嘎查村,住上大瓦房、走上水泥路、喝上放心水、领上养老金,购物有超市、休闲有广场、学习有书屋,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2014年,乌市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切实推进,按照“三年任务一年完成”的目标,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工程总投资达1.34亿元,使全市58个嘎查村旧貌换新颜,完成“美丽蝶变”。今年,乌市把巩固“十个全覆盖”成果与新农村建设、扶贫攻坚、村容村貌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累计整合资金3亿元,做到一村一规划,一户一张图,以义勒力特镇中心镇、三合朝鲜族特色村寨、高根营子嘎查、胡格吉勒嘎查等村镇建设为重点,全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以点带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十个全覆盖”工程提档次上水平,真正打造成为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和群众满意工程。

  真金白银支持农业“强筋壮骨”。农业要稳,要舍得投入。去年,乌市完成鄂尔多斯援建温室2705栋,新打机电井200眼,新增有效节水灌溉8万亩、高标准农田3000亩,水保治理33平方公里,投放富农贷款4364万元,投入2100万元,争取上级资金1973万元,实施“一事一议”项目87个,惠及51个嘎查村,农业基础条件显著改善。随着农业投入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乌市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稳步提高,迸发出更为旺盛的活力。2014年,乌市粮食产量达7.8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家畜存栏32.8万头只,肉羊、肉鸡、奶牛等养殖专业村日益壮大,胡力斯台嘎查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今年,乌市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节水增粮行动,向上争取资金2000万元,发展大型喷灌、节水滴灌农田2万亩;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整理土地4.5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5.5万亩,创建高产示范田6万亩;投资1600万元,实施全区农业综合水价改革暨末级渠系改造试点项目,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投资2亿元,全面完成洮儿河治理工程,打造自治区一流水利项目,通过实打实的投入,使全市农业“筋强骨壮”,不再“靠天吃饭”。

  壮大主导产业圆农牧民致富梦。乌市依托区位、市场、资源优势,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全力打造“城郊型高效、精准、休闲、观光农业”。去年,乌市新增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北雁大米、草原金谷大米、雪峰精致面粉被评为自治区名优特农产品,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今年,乌市计划投入3000万元,推动鄂尔多斯援建设施农业园区提档升级,积极引进大企业入驻;推广水稻、蔬菜、瓜果、花生等高效作物,种植绿色有机水稻6万亩以上;启动五星等5个奶牛养殖牧场建设,新续建五七沟等9个育肥羊养殖小区,重点打造葛根庙现代农业园区;引进现代化畜禽屠宰企业,提高肉品卫生安全水平;扶持科沁万佳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加大秸秆转化示范推广力度,形成秸秆“收、储、运、加”产业链条;发放金融扶贫贷款5000万元,解决农民发展起步难题。(驻站记者 姜丽艳)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