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前旗:冬闲变“冬忙” 农闲人不闲

23.01.2016  11:44
  天寒地冻,呵气成霜。但是入冬以来,在乌拉特前旗农村牧区,仍然可以经常看到干部群众一起动手拆除危旧房、清理“五堆”的忙碌景象。

  近日,记者来到苏独仑镇苏独仑村时,看到两台挖掘机正在作业,拆除村民的危旧土房。看着住了20多年的老房子被推倒,44岁的村民张永生说:“赶上了‘十个全覆盖’的好政策,盖新房的愿望能早点儿实现了。”

  苏独仑村常住户有445户、2515人,而村里的土房就有114间,并且这些土房大都年久失修,已成危房。“起初我是不愿意拆的。我对老房子有感情,房里还放着一些东西。镇村干部反复做工作,给我们讲补贴政策,征求我们的意见,还组织我们到临河、五原等地观摩。通过观摩,我意识到村庄整治的好处,也就同意拆我的土房了。”如今,集中拆除让张永生和其他村民彻底告别了危旧老房。

  这只是乌拉特前旗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冬季攻坚行动的一个缩影。入冬以来,该旗2000多名干部分赴全旗各嘎查村驻村蹲点,按照“5+2”的工作要求奋战在基层一线。

  在新安镇,镇、村、组三级干部每天都挨家挨户地做入户调查,向村民询问2016年“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过程中哪些需要新建、哪些需要改建、想要怎么改,并一一记录下来,同时与村民签订协议。这种做法不仅为2016年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也让村民心里特别满意。“在‘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过程中,镇村干部充分征求我们的意见,如何改造叫我们自己做主,我们挺满意。”新安镇庆华村村民陈永拴说。

  在先锋镇先锋村,驻村干部杨旌仿抓紧与村民联系,进行危旧房拆除工作。杨旌仿说:“刚开始开展拆除工作时,遇到不少困难。通过走访入户,同村民面对面交流谈心,给他们讲政策、讲道理,了解他们的需求,现在他们也都理解了,更配合我们的工作了。”

  通过驻村,干部和农牧民群众朝夕相处,感情更近了,群众参与“十个全覆盖”工程的热情也被充分调动起来。“现在闲下来有时间,正好赶上工程队需要开拖拉机的司机,我就参与进来了。”西小召镇金星村村民高星夜说。高星夜是垃圾清运队唯一的“女将”,可干起活儿来一点儿也不比男人差。倒车、装填垃圾、起步……不一会儿工夫,高星夜就打了一个来回。“看见别的村子整治得挺好,我们也挺羡慕。作为我们村的一员,我想为美化村庄出一点儿力。”说话间,高星夜又开始了她的工作。在高星夜的带动下,她的丈夫、公公、周围的邻居都参与到垃圾清运的“大军”中。(记者 苗雨)

  延伸阅读

  乌拉特前旗共有中心村254个、自然村343个。其中,2016年需要完成122个中心村、83个自然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

  受地域广、村组多、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影响,特别是后山干旱区贫困带、沿黄贫困带、沿乌梁素海贫困带等地区基础条件差、村组分散、贫困人口多,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过程中,危房改造、闲置土房和塌墙烂院拆除、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等工程量很大。

  入冬以来,乌拉特前旗旗委政府自加压力,积极行动,根据各嘎查村的自然环境、产业基础、交通区位、发展前景等情况,因地因村施策,利用农牧民冬闲时间,动员党员干部群众按照“全面开工”的要求,推行“一清、二拆、三修、四建、五绿”五步工作法,开展清理“五堆”、拆除危旧土房等工作。期间,各苏木镇、农牧场动用机械拆除无人居住的土房、土院墙,做好危房改造户的政策宣传、矛盾化解、协议签订等工作,提前开展砖瓦、水泥、彩钢板等建筑材料的储备,并对列入2016年改造计划的嘎查村完成规划设计、工程招标等前期工作。

  目前,该旗已拆除危旧土房5798间,清理“五堆”垃圾48.5万吨,为2016年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做好准备。

[责任编辑 雒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