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三化”打造“互联网+”现代民政

23.08.2016  04:06

  近年来,乌海市民政工作全面建设以信息化为支撑的高效智能管理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现代民政。

  一是助力社会救助精准化。

  投资1000余万元,运用大数据管理手段,依托乌海市政府统一开发的“智慧乌海民生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数据资源。信息平台逐步整合共享全市户籍、社保、残疾人、编制、财政供养、住房等14个部门45类信息,目前已实现“三级联网”、“四级平台”全覆盖。民政模块按照“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目标,实现了社会救助网上受理、审核、办理、反馈。

  二是推动为民服务精细化。

  推进养老服务智能化。借助乌海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信息惠民试点城市有利契机,建设为老服务信息平台,确定乌海市网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乌海移动公司承接运营乌海市“12345”便民为老服务平台,现已完成全市老年人和部分服务网点基础数据的采集工作,并制定了“12345”便民服务平台为老中心(12349)建设工作方案。积极协调从市本级福彩公益金中安排补贴资金160万元,为5100名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六类”老年群体免费配备专用智能手机,每人每月补贴话费10元。下一步平台将逐步提供走失定位功能、医疗急救功能、上门家政功能、代办缴费功能、精神关爱功能、社工+义工功能、商品配送功能、亲情通话功能等8种服务功能,不断深化“互联网+智慧小区”养老服务。

  全面整合社区服务。通过智慧乌海民生信息平台,架起为民便民服务、监督投诉受理、网上业务办理等多渠道综合服务的桥梁,实现了全市社区民生服务平台和政务服务平台全覆盖,从咨询、解答到办理、反馈、评价的业务闭环。2015年投入270多万元,为全市各社区(村)配备移动采集终端(社区通)678部,既方便了基础信息采集,也方便了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日常服务工作。

  三是实现民政业务便捷化。

  实施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三证合一)制度改革。严格遵循摸清底数、准确赋码、逐步换证、加强协同的四项原则,结合社会组织年检,组织开展对市级社会组织换发法人登记证工作,并赋予新的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换发新的法人登记证,进一步简化了社会组织的办事程序,2016年上半年,已对参加年检的120个社会组织完成了换证赋新码工作。对今年以来新登记成立的26个市级社会组织发证时赋予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加强婚姻信息管理应用工作,积极与住建、税务等部门沟通落实了民政部门不再办理(无)婚姻登记证明的要求,并实现了与人民法院的数据通报交换工作。通过互联网的互联互通,进一步简化了办事流程,连接信息孤岛,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