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湖大桥即将全面通车!
乌海湖大桥是西起滨河西区规划道路,从西向东跨越黄河,止于滨河新区海勃湾至乌达城际快速通道与运煤通道南连接线交叉处。
大桥全长6151.68米,8车道一级建设公路标准,主桥为6塔7跨矮塔斜拉桥,于2012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大桥分为西引桥、主桥和东引桥三个部分,共分2个标段施工。乌海湖大桥也是全国首座大桥臂、矮塔斜拉、预应力连续箱梁的大桥。
作者历时4年多,坚守在乌海黄河岸边,在同一个角度,不同的高度坚持拍摄了上千幅照片,记录了乌海湖大桥从无到有的每个瞬间,也见证了乌海交通人和中交二公局远通公司建桥人奋斗的历程。
在此,让我们一起回顾大桥的建设历程,并向乌海湖大桥项目全体参建人员致敬!
1没有桥的样子
乌海,三山环抱,一水中流,被誉为“黄河明珠”。但黄河也给两岸人们往来带来了不便。我们期盼着,能再有一座跨越两岸的“彩虹”。
茫茫黄河期盼着一座桥的诞生
2搭了拆,拆了又搭的栈桥
没有桥的时候,建桥人也无法跨过黄河,设备、材料都到不了现场。2012年5月11日,临时钢栈桥(水上运输通道)施工开始。 一期钢栈桥设计长525米,宽 6.0米。
每年的黄河凌汛给乌海湖大桥建设也带来了极大不便。每年春季,黄河解冻,冰水齐下,冰凌壅塞,水位上涨,形成凌汛洪水。大桥建设每年都要经历冬季流凌拆除部分栈桥、春季行凌后恢复已栈桥……
大桥建设的临时通道—栈桥
3看不见的“大工程”
让乌海湖大桥屹立深水之中,稳如山岳的是“看不见的地下工程——桩基”。2012年7月17日,主桥首根直径2米的钻孔桩开钻。项目部施工的桩基包括主桥主墩桩基90根(单根直径2.0米,长86-88米),辅助墩桩基36根、引桥桩基353根。479根桩基施工累计浇筑混凝土63879.5立方米,耗用钢筋3655.84吨,在黄河深处扎下了大桥最坚实的根基。
桩基施工期间,黄河乌海段遭遇了25年不遇的大洪峰,最大流量达3340立方米/秒,导致施工长时间(2012年7月30日~2012年9月16日)休整。河床地质条件的较大变化,增加了主桥基础施工的难度。
4跃出水面
乌海湖大桥水中承台厚4米、横桥向长23.2米、纵桥向宽13.2米,分两次浇筑。承台全部采用钢板桩围堰法施工,由于处于黄河主河道中,钢板桩在特殊地质条件下打设困难,模板安装、拆除难度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容易产生裂缝,施工困难较大。
2013年6月5日,主桥3#墩第一节墩身开始施工,至2013年9月16日,主桥墩柱全部浇筑完成。2013年8月20日乌海海勃湾水利枢纽开始下闸蓄水,12月底,施工场地被一个80平方公里的湖所包围,此时的钢栈桥经拆除又全部重新搭设而成,与之前栈桥相比抬高了9米。
主桥承台施工
2013年6月5日,主桥3#墩第一节墩身开始施工
2013年9月16日主桥墩柱全部浇筑完成。
6展翅欲飞
2014年6月29日,乌海湖大桥主桥全面进入上部结构箱梁0#块施工阶段。主桥上部为单箱双室悬浇箱梁,翼缘板单侧悬臂8.75米,顶板宽37米,底板18米,腹板和翼缘板之间加设三角支撑砼肋墙,最大块段重333.6吨,国内目前尚无此结构施作实例。
完成0号块施工,六座主墩排成一列,展翅欲飞。
0#块施工
0#块翼缘板支架搭设完成
7悬在空中的桥梁
乌海湖大桥投入6套12支超重挂篮,总重量达到2200吨左右。挂篮就是一个大得超乎想象的“篮子”,从0号块上伸出去,悬空在半空。挂篮不仅提起自身重量,而且要承载下一块段箱梁浇筑的模板、钢筋、混凝土等。待一段箱梁浇筑完成后,挂篮继续向前行走,伸出桥面,载浇筑下一段箱梁,依次循环,桥梁就在黄河上空不断的伸展。
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30日,进行悬浇块段施工,块段悬浇施作工效分析最多一个月2对块段,箱梁施作要跨两个寒冬区,上部悬浇施作周期长达13个月左右。
0#块施工完成,开始挂篮拼装
悬浇箱梁施工
8兄弟比邻
32米高的6个斜拉塔并肩而立,成为茫茫黄河中的一道雄伟景观。乌海湖大桥主塔采用独柱倒“Y”形塔,布置在中央分隔带上,采用满堂支架结合翻模法施工,分6次进行浇筑。
悬浇全貌及斜拉塔施工中
9“心手相牵,相互提携”
悬浇完成的箱梁,通过斜拉索和主塔“心手相牵”,成为一个整体。斜拉索为单索面双排组布置,拉索布置为扇形,全桥共计30对钢绞线斜拉索。
主桥合龙前斜拉索施工
10飞越黄河
2016年9月1日上午8点50分,随着乌海湖大桥主桥中跨合龙段最后1车砼的泵送入模,主桥顺利合龙。历经4年的攻坚,终于取得了标志性的胜利,成功“飞越”乌海湖。
合龙后的乌海湖大桥
据悉,乌海湖大桥即将全面通车!乌海人的愿景即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