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乌珠穆沁旗:乡土人才已成为新牧区建设的强劲力量

03.06.2015  03:59

  有一技之长的东乌珠穆沁旗牧民斯琴图雅转移进城后,成立了“双艺”乌珠穆沁服饰缝纫中心,在她的带动下,先后有近百名牧民妇女跟着她学会了缝纫技术,斯琴图雅也成为带领大家致富的乡土人才的典型代表。

  东乌珠穆沁旗根据牧区经济发展需求和乡土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把牧区经济发展第一线上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或有一技之长,有相关资质专业技术、技能证书及在牧区养殖、加工、经营、医疗、带头致富的乡土人才登记造册,通过几年的培养与引导,如今,这些人已成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一股有生力量,在促进当地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和农村牧区人口转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近几年,该旗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依托该旗旗委党校建立内蒙古党校“边境旗县转型发展调研基地”,分期、分批、分类举办党的十八大精神、新牧区建设、牧区实用技术、新任职干部能力素质专题培训班,强化嘎查“两委”班子成员能力建设;联合锡盟电大启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大力提升牧民文化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2012年以来,连续举办农村牧区行政管理专业大专班,培训牧民党员、党员中心户、嘎查长、后备干部学员近百人,系统学习小城镇建设、商情、营销等40多个科目,为强化基层干部学历教育搭建广阔平台。整合农牧业、科技、文化、卫生、草原生态、劳动保障等涉牧部门力量,组成巡回宣讲团,不定期地深入嘎查活动阵地,集中对牧民党员群众进行实用技能培训。依托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党员中心户大讲堂等平台,适时组织嘎查牧民群众集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牧区所需各类科技文化知识,引导牧民群众学习政策理论,提高文化水平。

  此外,该旗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围绕新牧区建设进行专题授课。举办了“提升牧民人才素质工程”培训示范班,分期组织近200名嘎查长和牧民致富带头人赴专业合作社、活畜交易市场、家庭牧场、东羔羊育肥示范基地进行实地参观,培训嘎查事务管理、牧业合作社经营、牧户收支管理以及种公羊集中管理内容,帮助提升能力素质,促进本土人才作用发挥。

  同时积极搭建域外培训平台,组织嘎查“两委”班子成员、致富带头人赴新西兰、澳大利亚等畜牧业发达国家参观考察,进一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组织涉牧部门专家团队和技术骨干到邻近旗县学习,并且深入嘎查采取集中办班、现场指导、流动送学、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牧民培训。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牧区党员中心户、牧区致富能手、乡土人才的示范带动效应,大力兴办牧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牧民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掌握现代生产管理经验。

  截至目前,该旗各类牧民专业合作社已达236个,成员牧户有1791户,经营范围涉及乌羊提纯选育、草业经营、马产业、牛产业、草原旅游、机械化服务、抗灾减灾服务、牧业流通环节服务等方面,注册资金3.39亿元,辐射带动牧户3000多户。(宋金龙)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