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达区从细节抓起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在创城过程中,公共场所的负责单位以测评标准为指南,或采取措施弥补不足,或探索服务新方式,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公共场所文明水平再提质。
乌达区图书馆以崭新面貌迎接读者。(石历增摄)
图书馆:多项举措服务读者
图书馆里,与创城相关的内容纷纷被张贴上墙,其中,由图书馆人员设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造型独特,成为迎接读者的第一道风景线。
随着创城工作的深入开展,图书馆着力在服务读者上下功夫,让读者切实感受到了创城给图书馆带来的新变化,以及带来的舒适与便捷。在成人阅览室走廊的空地上,摆放着圆形的小桌及小椅子,以方便读者阅读。今年,图书馆更加重视读者的读书需求,组织读书爱好者成立了读者协会,专门负责向图书馆推荐他们在经过走访后发现的很有阅读价值的图书;利用广场文化艺术节,邀请图书经营商走进市民广场,一方面正版图书以折扣价向读者出售,另一方面由读者当场选出值得推荐的图书,由图书馆直接购买,为读者提供更多满足其需求的图书,以此,让图书的供给真正满足读者的需求。
这段时间,图书馆正在探索通借通还服务模式,这对图书馆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到现在,乌达区已经在基层设置了31个基层借阅点,覆盖了社区、企业、厂矿、驻区单位。在此基础上,图书馆提出读者可以凭借阅卡到任何一个基层借阅点去借书、还书,方便读者就近借阅。图书馆还推出了延时及预约服务,为那些不能在上班期间来借阅的读者提供服务。
谈及创城给图书馆带来的各种变化,图书馆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变化不但体现在图书馆本身,还体现在读者的身上。每个星期六日,图书馆都会吸引大批孩子走进儿童阅览室,充满童趣的书桌及布局吸引着孩子们坐下来静静地阅读。如今,来图书馆不管是阅读还是办事的人都会很安静。这份安静给所有的读者营造出了良好的阅读环境。
乌达区皇冠大酒店设立了文化墙、道德礼仪走廊、好人榜,提升企业文化形象和员工文明素养。(石历增摄)
文化馆:免费培训送去欢乐
像图书馆一样,文化馆面向社会实现了免费开放。因为场地有限,文化馆针对各群众文艺团体全面推行错时免费使用。同时,免费开放的内容还体现在了培训上,文化馆免费培训和辅导来自社区、学校、企业等单位的文艺骨干,培训后再跟踪深入到镇、街道和社区进行辅导,确保培训取得实际效果;为了使培训内容切合群众的需要,文化馆根据居民要求送培训内容进社区,这被称为订单式培训,它深受居民的好评。
文化馆还为农区居民送去了免费培训。到目前,文化馆已打造出了泽园社区第一居民小组综合文化活动室,并组建了1支30人的文化队伍。如今,正在为泽园南村、北村、巴音敖包综合文化活动室配备基础设施,并组建文化活动队伍。为方便路途远的社区群众,文化馆将培训地点下设到综合文化活动室,送培训到居民的家门口。
市民广场上的道德模范长廊成为宣传创城知识、提升文明素质的重要载体。(秋华摄)
公园广场:为群众营造良好休闲环境
如今,走进人民公园,纸屑没了,痰迹少了。公园管理人员说,公园的卫生、市民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都得益于创城。
在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中,公园专门增加了保洁力量。社区、企事业、学校等单位定期会组织志愿服务队走进公园清理环境卫生,一方面能洁净群众共同的休闲场所,另一方面推动所有参与人员以实际行动树立起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另外,文明引导员也及时制止了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在文明宣传方面,乌达区在公园西侧安装了电子显示屏,除了以往的音响、宣传栏外,又增加了新的宣传载体,拓宽了市民增长各类知识的渠道。
市民广场如同公园一样,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今年,乌达区维修了市民广场,彻底提高了广场设施服务水平。市政部门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硬化铺装破损地面,维修景观灯,休闲坐椅,改造广场喷泉;加装了无障碍通道及标牌;在醒目位置制作悬挂了56块道德模范宣传标语,设立了一条道德模范长廊,利用广场大屏幕播放创城公益广告,让创建意识、文明意识真正深入人心;为加强管理,市政部门专门成立了广场值班室,室外设有举报监督电话告知牌,受理投诉;值班员负责维护广场秩序,看护广场内的市政设施,防止广场设施被损坏,小商小贩及流动车辆进入广场,影响市民的正常活动;不定时巡查,发现损坏的公物及时修复,保障广场的服务功能完善及整体景观完好。
广场设置了志愿服务站,志愿者与值班人员共同维护广场秩序,为市民营造舒心的休闲环境。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