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翁牛特旗毛山东乡妇联积极打造“美丽庭院” 助力“十个全覆盖”
赤峰市翁牛特旗毛山东乡妇联积极打造“美丽庭院” 助力“十个全覆盖”
为了充分发挥妇女在整治家庭卫生、优化居住环境、推动美丽庭院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毛山东乡妇联在旗妇联、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决定在全乡广大妇女和家庭中积极开展创建“美丽庭院”活动,动员全乡广大农村妇女积极行动起来,改善农村家庭生活居住环境,助力美丽庭院建设。乡妇联充分发挥密切联系妇女群众的工作优势,制定多项工作措施,调动起广大妇女群众的参与热情,引导她们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积极打造美丽庭院,投身到美丽庭院的建设中来。通过一家一户小环境的改变,促进农村大环境的改变。
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大力宣传,发动广大妇女和家庭广泛自觉参与,是保证“美丽庭院”行动取得实效的前提。 一是 通过在村公告栏、集贸市场、商店等人员密集场所张贴旗妇联下发的《争创“美丽庭院”助力“十个全覆盖”工程倡议书》、《美丽庭院 美在我家》以及乡政府印发的《毛山东乡美丽庭院评比标准》(下发到每户),在全乡营造一个广大的舆论阵地,深入宣传庭院整治工作的意义及必要性,发动妇女及家庭自觉践行“洁庭院、讲文明、除陋习”的良好风尚,树立“村庄是我家,洁净靠大家”的理念。 二是 通过召开思想交流恳谈会、村干部上门讲解、亲属劝说等贴近群众的宣传方式,耐心的向群众解释活动的内容和意义,为群众答疑解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是 通过组织—些有声势、有规模、有针对性的活动,引导发动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美丽庭院”活动中来。通过不同形式的宣传,全乡上下共同开展“美丽庭院”行动创建的氛围日益浓厚。
培树典型,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为了达到“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效果,乡妇联精心选报了基础条件较好的黑水村作为示范创建点,先行先试,结合本村特色设立了高标准的“巾帼文明示范街”,成了大家不断学习和奋力赶超的对象。各村通过组织村民到试点村现场观摩、学习等举措,使这些村形成了“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的家庭内外保洁制度,常态化的创建工作经验和特色化的创建活动得以大力推广。并确定在7月1日—7月15日在全乡各村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要求每村各评选出10户“最美庭院”和“最差庭院”在村、乡进行公示,对于“最美庭院”,乡政府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美丽庭院”户作为庭院整治示范户,除了带头做好自家的庭院整治工作外,还会主动帮助邻居指导庭院的绿化清洁,搞好卫生工作,监督大家一起来维护好身边的美丽环境。例如黑水村的妇联主任姜英,不但每天都把自己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她还热心帮助群众,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留守老人帮助他们清洁居所,对于村里乱丢乱扔的人就直言批评教育,对评比中不清洁的农户还督促其及时整改。通过培养典型、树立标杆使“美丽庭院”创建活动由点到面逐步推广开来。
强化监督,建立长效责任机制。 为有效推动活动开展,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监督和管理。乡妇联在全乡范围内组织群众和家庭成员互比互学、互看互评、互相监督、落实责任。 开展“庭院环境大评比”活动。 按照“美丽庭院”评选标准,评选出最“清洁庭院”达标户和不达标户,将评选结果张贴在各村的公开栏、宣传栏,调动广大家庭创建积极性,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形成自上而下的监督考核机制。 各村每周都要进行自查、乡里每月定期检查排名、乡妇联检查组还要每月随机抽查,针对考核结果建立奖惩措施。除此之外,乡妇联还组织了全乡农村妇女干部、党员、志愿者成立“巾帼卫生监督队”对全乡的庭院整治工作进行随时检查和走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形成互比互学、互看互评、互相监督的氛围,进一步提升了庭院整治工作成效。 建立了美丽庭院工作定期例会制度。 乡妇联每月召开一次美丽庭院例会,通过会议互通情况,取长补短,促进工作更优开展。这些督办举措的落实,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能够帮助大家不断巩固清洁成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将清洁绿化看作是自己每天必做的一项工作,使庭院整治行动能落在实处,并长期得以巩固。
如今,毛山东乡通过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使本辖域内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踏入毛山东的大街小巷随处都可以看到沿街种植的绿化树木,路面整洁有序,沟渠里没有垃圾,整个村庄整齐洁净,生机勃发。“美丽庭院”工作的有序进行,渐渐改变了当地居民多年的生活习惯,影响了他们的居家理念,激发了农村妇女对美的追求。每家每户的妇女都把自家庭院打扫得十分利落,家里门外都干净起来,家庭居住环境改善了,不仅自个儿住着舒心,整个村子也会更洁净、更漂亮。
“美丽庭院”的打造,是推进“十个全覆盖”的强大助力,还促进了农村文明新风尚的传播和健康科学的家庭生活方式的形成。广大农村妇女在这次活动中发挥了她们独特的优势成为美丽庭院建设的主体,向全社会展示了自己“巾帼精神”。未来的日子里,她们将怀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携手共建美丽家园。(荀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