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大力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

11.09.2015  19:10

  近年来,二连浩特市委、政府始终坚持“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方针,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教育的发展,加大各类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改善口岸民族教育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民族教育事业成效显著。一是2015年,全市预算安排民族教育事业发展配套经费184万元,同比增长100%。截至目前,经费全部拨付到位。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二连国际学院、赛乌素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高中“两免”补助、学前教育补助等。二是加快内蒙古师范大学二连国际学院和民族学校新校区建设进度。由市教育科技局组织实施,总投资1.14亿元民族学校工程建设正在推进,年内计划完成投资3470万元;由内蒙古师范大学二连浩特国际学院组织实施,总投资1.86亿元国际学院新校区建设正在施工,年内计划完成投资8000万元。三是支持内蒙古师范大学二连浩特国际学院与蒙俄有关高等院校在联合办学、互派留学生等领域加强交流合作,争取自治区为我市增加留学生的培养规模。目前,仅在我市幼儿园、中小学就读留学生达260人。8月24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罗青主持召开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完善蒙古国留学生奖励事宜,我市专门设立二连浩特市政府奖学金300万元,用于就读留学生的部分费用和奖励优秀留学生。其中留学生人数的30%设为全额奖学金,70%设为部分奖学金。财政拿出25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蒙古族学校、蒙古族幼儿园的民族教育。四是坚持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有效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8月17日,我市召开表彰大会,隆重表彰奖励在2015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任课教师,并为低保家庭子女大学新生发放助学金。市政府根据《二连浩特市教科局高考奖励办法》和《二连浩特市蒙古族学校高考奖励规定》,对2015年蒙古族学校高三任课教师进行奖励及优秀考生奖励。全市68名教师受到表彰奖励,其中蒙语授课老师32名,72名学生受表彰奖励,其中蒙古族学校学生11名,奖励资金总计65万元,其中蒙古族学校奖金达到29万元。

  总之,通过开展文化教育交流,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同时加快人才的教育培养,积极促进口岸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