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不是万能的“救市主”

11.01.2016  09:13

  自去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互联网+”行动计划以来,这个词瞬间火爆到不行,任何行业、产业恨不得马上与互联网产生化学反应,搭上国家倡导“互联网+”的顺风车。

  确实,无论是国家层面、地方层面,还是一个行业、产业的层面,“互联网+”均被广泛提及,并被付诸实施:“互联网+”与农业结合、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与商贸活动结合、与现代服务业结合……“互联网+”大有遍地开花、包容万象之势。

  当然,在信息化、现代化的今天,这样的创新突破是大势所趋、是大好事。然而,也有相关人士指出,目前,一些地方在电子商务政策制定过程中,缺乏广泛和深入的调研,拍脑袋决策、为政绩而制定政策的现象仍存在,有些电商扶持和鼓励政策与市场需求相差甚远,个别地方还存在政策延续性不强、落实效果缺乏监控等问题。

  曾有媒体梳理上市公司的投资公告发现,产业资本对互联网的投资热度在升温,特别是处于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也在极力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一个共识是:诸如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教育、新闻、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轻资产”的企业是最适合与互联网相融而很快产生效益的,这些企业顺势而为,也许就能飞起来;而对于许多传统行业的企业而言,与互联网的融合不一定顺理成章,可能还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政府和企业都应明白,“互联网+”不是万能的“救市主”。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不是所有行业都能被吹起来。(志贤)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