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成为赤峰农博会亮点
原标题:“互联网+”成为赤峰农博会亮点
田野餐桌的工作人员向观展群众宣传用互联网购买蔬菜。张沛 摄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互联网+”成为最热的关键词之一。在刚刚结束的2015赤峰·中国北方农业科技成果博览会暨全国农高会新丝绸之路创新品牌展示交易会上,“互联网+”成为一个新亮点。
在北京派得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展台前,来自额尔古纳市丰润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科技特派员菜文丛看上了这家企业开发的农业智能生产和安全追溯系统。这一系统以农业物联网为基础,除了能够为农产品生产提供在线监控、数据采集分析、自动控制一整套智慧农业解决方案之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售后源头追溯、流程跟踪、信息查询以及产品召回等功能,非常符合农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
“‘普及互联网,家家都连上。’有什么事,咨询什么问题,有什么新信息,通过网络就都解决了。”菜文丛说,如今他的合作社在基础设施建设、品种选育、产品的生产加工等方面对科技成果的应用已日趋成熟,目前最急需的就是软件方面,也就是用互联网来实现生产和经营管理。
“互联网+可视化监控+信息管理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物联网。”派得伟业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运营部部长杨宁告诉记者,围绕“互联网+”这一热点领域,公司已经和内蒙古的多个农业科技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下一步,公司将借助京蒙科技合作这个大平台,在农业物联网、互联网金融以及农业电商平台的搭建等方面与内蒙古的企业展开全面合作。
“您只要用手机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在线选择购买我们的蔬菜,足不出户,我们的蔬菜就送到您的餐桌上。”在赤峰市田野餐桌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展台前,工作人员这样向过往人群介绍。在田野餐桌的展位上,醒目写着大大的“O2O模式”这几个字。“O2O模式是目前最火的互联网销售模式,由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组成。消费者在网上购买蔬菜后,企业就会将蔬菜配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与此同时,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分布在各个人口密集区的蔬菜产品实体店来实现日常购买。”田野餐桌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管理部部长张志武告诉记者,这种O2O的互联网销售模式不仅可以使用户获得相对市场便宜的价格和更丰富的产品信息,还能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追踪用户需求、扩大企业品牌推广和宣传的范围。据统计,目前田野餐桌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在线消费人数已占到了总消费人数的70%以上。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让“互联网+”受到万众关注,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当下,农业无疑具有巨大的互联网改造空间,这对于地处边疆的内蒙古意义尤其重大。为此,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本届农博会上提出,要把“互联网+”引入到内蒙古的农村牧区。该公司的赤峰公司总经理王小龙说,目前在赤峰地区的农村牧区,除了年轻人以外,能够使用互联网在网上实现购物的人还不多,所以他们公司准备在今年开展一次万人互联网培训行动,帮助农牧民掌握互联网知识。同时计划未来在赤峰的每个乡镇都建设一个智能化“互联网+”服务中心。“这个中心可以经销产品,同时可以开展收电话费、交煤气等金融服务。平台一旦建好,农民的信息数据也都会存储在平台里,如果你的资金状况比较好,甚至可以直接贷款。”王小龙展望未来很有信心。
自治区科技厅副巡视员巴根那介绍说,本次农博会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往届现场实体、实物展示交易的基础上,新增了创新品牌的网上展示交易。参加网上展示的企业达180多家。同时,本届农博会还突出了互联网电子商务、物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在27日下午举行的赤峰农博会京蒙合作座谈会上,科技厅邀请了区外多家知名电子商务企业、互联网金融机构与内蒙古的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现场对接,洽谈合作事宜。
北京福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电商负责人项衡表示,内蒙古的绿色农畜产品在全国有着良好的口碑,传统的销路制约着内蒙古的农畜产品更好走向市场。他们希望通过电子商务和线上营销,帮助内蒙古的绿色农畜产品解决销售最后一公里的关键问题。普林(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赤峰分公司团队经理运迎鑫也表示,将用他们公司研发的农业金融理财产品助力内蒙古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发展。(记者 许晓岚 通讯员 张沛)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