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 包头市农贸市场如何突围

15.04.2016  13:00

  作为城市重要的“菜篮子工程”,近几年包头市农贸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个围绕百姓生活的半径圈,发展中一直遭遇马路市场的激烈竞争。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空置率高、成本大等问题一直困扰包头市农贸市场的发展。如何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借力网络跑赢马路市场,已经成为包头市起步阶段农贸超市发展的新命题。

   布局百姓家门口

  为了更好地解决老百姓卖菜难、买菜难的问题,2011年,包头市投资近7000万元对8个原有的老旧农贸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2012年包头市继续改造10个原有的农贸市场,并将旗县主城镇农贸市场纳入到改造范围,当时涉及的农贸市场为昆区四个,青山区4个,东河区2个,另外稀土高新区有1个,固阳县、达茂旗各1个。

  与此同时,当年包头市还加快了“农超对接”的步伐,在包头市一家本土超市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重点扶持两家现代化农业企业,在主城区周围没有农贸市场的社区建立直营菜店100家,用直营菜店和社区便民店来弥补目前农贸市场商业网点不足的问题,让更多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受惠。

  两年之后,市场格局发生了改变。2014年4月,昆区新光西路上包头首家标准化绿色农贸超市——包钢惠客农贸超市开业,这种室内环境明亮、摊位整齐、分类有序的农贸超市,瞬间就俘虏了老百姓的心,大家在感受农贸市场新变化的同时,再也不用担心马路菜市场的“脏乱差”、“吵闹挤”了。

  就在这一年的10月,有效经营面积达到4000多平方米的屹林生态农贸超市也开门迎客。这一年,稀土高新区、青山区、昆区、九原区各累计有十几家农贸超市相继落户百姓家门口,业内人士称,2014年是包头市农贸超市的“开花年”。

  包钢惠客农贸超市总经理冀民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优越的购物环境是标准化农贸超市的优势之一,但想要让习惯在路边摊买蔬菜、副食的百姓,短时间转变习惯走进农贸超市中,其实是件不容易的事。

   标准化和灵活性

  所谓的标准化农贸超市,究竟“标准”在哪儿?冀民君介绍,区别于传统农贸市场留给大家的脏、乱和缺斤少两的印象,标准化农贸市场采取超市化管理,“引摊入市”,摊位统一装修,对摊户进行消防培训,每天有保洁员打扫卫生,全面保证市场中各类蔬菜、副食的安全。

  屹林生态大型农贸超市董事长王文林也称,屹林生态农贸超市的建设,将改变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格局,引导市民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让绿色健康食品更多、更快进入千家万户;也能进一步促进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包头农产品品位,繁荣活跃市场,加快包头市经济发展,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实事好事工程。

  标准化农贸超市,既具有超市的规范性管理,也同样可以发挥农贸市场的灵活性。“每个摊位的商户都可以像在菜市场一样有自己的定价权,但是也要按照价值规律定价,超市行使监管权,每两三天就要通过报价体系来监测每个商户的价格。”冀民君介绍。

  为了实现价格低,包钢惠客农贸超市选择了一些经营规模大或者有和大卖场合作经验的商户作为招商对象。“我始终觉得中国老百姓对农贸市场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而且,这几年国家也鼓励支持按照超市的经营业态、经营理念实现城市农贸市场生鲜超市化,达到经营主体组织化、经营产品标准化、经营方式超市化及服务规范化,这样的超市很有潜力。”冀民君认为。

   几家欢喜几家愁

  时光荏苒,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之后,开业时的锣鼓喧天还没有被人们忘记,包头市就有几家农贸超市不得已开始了新的转型。近期,记者走进包头市几家曾经一度备受关注的农贸超市发现,开业时的人头攒动早已经不再,除了入口处和中心位置还有一些蔬菜、水果、副食品销售的摊位外,其他位置的很多摊位只剩下醒目的招牌和空荡荡的铺位。

  还有一些农贸超市不得已改变了最初的经营内容,改卖服装、化妆品、箱包鞋帽等。记者还了解到,包头市两家曾经被周围居民寄予厚望的农贸超市,目前一家已经转包给电商,另外一家正在重新招商中。

  业内人士分析,农贸超市之所以猛然间地爆发,与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有关。起初很多人认为,只要投资开办一定规模的农贸超市,就能轻而易举地拿到国家的补贴。事实上国家对于农贸超市的建设和硬件发展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其中超市化管理和O2O模式运营就让很多的投资者“傻了眼”,不懂得经营,看不清市场的走向,加上盲目跟风,让一些农贸超市在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下,走到了末路。

  就在这样尴尬的发展中,昆区北部一度红火的苏雅拉花卉市场,在2016年1月转型冲进了农贸超市这个让很多人担心的业态中。

  附近有小公园市场,不远处就是繁华的学府道市场,而各种路边摊更是遍布周围的几条道路。想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分得一杯羹,很多人为投资人施聪捏了一把汗。

   借力“互联网+”

  施聪告诉记者,昆区北区作为包头市人口非常集中的区域,长期以来一直没有一个规范的农贸超市,很多居民想要买些像样的蔬菜、水产、副食等就会驱车到友谊蔬菜批发市场和青山区的富强市场,这样的购买习惯不能不说是北区大众经济中的一个失败。特别这些年,随着多个高档社区的建成,还停留在马路市场发展阶段的北区,给农贸超市的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施聪认为阿吉奈道上的苏雅拉花卉市场原有的硬件条件非常适合农贸超市的建设。另外,施聪介绍,投资做农贸超市还因为国家对于农业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国内很多农业产业项目顺利登陆新三板,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农业发展要创新,体现在哪里?近年来,随着百姓对“双创”的认知度越来越高,从事相关产业的人纷纷提出了这个问题。施聪认为,田间地头的发展是一个方面,末端市场的创新发展空间则更大,其中超市化、标准化管理的农贸超市,可以说再次遇到了机遇。

  但是,此时再不是2014年农贸超市的“开花年”,依靠摊位租赁挣钱的农贸超市被受伤的经营者冷漠地放弃,加之马路市场的全面冲击,施聪的招商其实也并不顺利。

  这个在证券公司工作过的70后,并没有急着把铺位“嫁出去”,而是采取联营的形式,把自己的经营理念一点点植入给经营者。另外,他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经和叮咚速达达成战略合作,苏雅拉农贸超市将为叮咚速达开辟线下实体店面,销售从产地直接进店的绿色农产品,而他们也将和国外水果经销商、国内的水产经销商合作,打造自己的O2O平台,未来3到5年时间内,将完成北区农副产品的经销基地建设。(记者 赵永峰)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