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察右中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05.02.2016  11:35

  被评为全国特色旅游名镇的科布尔镇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马铃薯产业成为农民增收主渠道

红萝卜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亩左右

  编者按

  “十二五”以来,察右中旗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加快发展步伐,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同时,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措施,做好就业、扶贫、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城乡居民收入增势平稳,生活质量持续得到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全旗呈现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

  “十二五”时期,察右中旗大力实施“工业强旗、旅游立旗、项目兴旗、和谐稳旗”四大战略,全力打造“清洁能源输出和现代装备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旅游观光、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四大基地,努力实现新常态下的新跨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立足旗情,积极调结构、转方式、保增长、促发展,实施了一大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有力推动了经济快速持续发展。2015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2.3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8倍,年均增长13%;财政收入完成1.43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6倍,年均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2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8倍,年均增长1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1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7倍,年均增长12.2%。

  ◇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0年的29:36:35演进为2015年的26:42:32。现代农牧业稳步发展。积极开展马铃薯标准化高产创建活动,不断发展膜下滴管、高垄栽培等高效种植业,主导产业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大力实施“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红萝卜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亩左右,红萝卜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地理标志商标”、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识。大力发展订单燕麦种植,燕麦产业初见成效。引进了雏鹰百万口生猪养殖、佰宜佳万头奶牛养殖、百川肉羊养殖、永富肉牛养殖、志强奶牛养殖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现代养殖业初具规模。2015年,粮食总产达到2亿斤,出栏肉羊100多万只、肉牛3000多头。工业规模总量进一步扩大。“十二五”末,规上工业增加值达17.2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29倍,年均增长17.97%。清洁能源不断壮大,新增装机38万千瓦,装机达166.5万千瓦(风电158.5万千瓦、光伏8万千瓦)。传统产业实现了换代升级,淘汰了7台矿热炉,新建了3台环保型矿热炉。装备制造、水泥建材、农畜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投资5.5亿元新建了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21家,投产8家。2015年建设了华电风电供热项目5万千瓦、山路和中电投光伏项目3万千瓦,民丰燕麦米生产线项目已完工,太重二期大型设备加工中心项目投产运行。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鼓励民营经济积极投资第三产业,建设了西域华府、亿鑫隆、茂泽惠民市场新星大酒店等一批三产重点项目。引进辉腾锡勒旅游文化公司,投资15亿元对辉腾锡勒旅游景区进行整体开发,目前完成投资3.8亿元。成功申报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自治区级地质公园、“中国草原避暑之都”核心区。科布尔镇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015年,完成投资1.5亿元对景区进行了整体改造,接待游客94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2.9亿元。成功举办了首届风筝音乐节、第四届全国自驾车旅游发展峰会、乌兰察布·中国草原避暑之都旅游合作洽谈会等活动。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完成了《察右中旗总体规划(2013-2030)》、《察右中旗旅游发展规划》、《察右中旗产业发展专题研究》和《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等编制工作;完成了10个苏木乡镇总体规划的评审、报批、备案工作和61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五年累计投资30多亿元对科镇进行改造建设,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10.4平方公里扩展为13.5平方公里。建成了东山公园、镶蓝公园、辉腾锡勒公园、街心公园、幸福公园等公共休闲活动场地。加强了科镇主街道及四大出口绿化,建成区绿化率达到30.1%,人均绿地面积达到25.73平方米。新建了镶蓝大街、镶红大街等市政道路,道路总长度达到62公里,人均道路面积21.64平方米。建成天然气加气站、中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填埋场各1处,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新建换热站19座,集中供热率达90.6%。开发商住小区40多处、150多万平方米。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2833户。2015年,重点对科镇巴音路、察哈尔大街、金隅时代路等市政道路进行了改造,更新供水管网1.9公里,改造城市棚户区1050户,完成农危改3200户。综合考虑村庄人口结构、产业现状、交通地理位置及村庄自然变迁规律,大力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共完成130个行政村、546个自然村的建设任务。

  ◇民生保障扎实有效◇

  “十二五”期间,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优先保障重点民生支出,2015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3500元和7050元,均比“十一五”末翻了一番。城镇和农村低保由2011年的每人每月318元和每人每年1849元提高到2015年的457元和3245元。现金直补由2012年的500元提高到2000元。累计发放廉租住房补贴760.6万元、为低收入农牧户发放煤补6357万元。新建光荣院和中心敬老院1处、区域性敬老院1处、幸福院38处、养老服务站2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处。新建城镇社区3个、农村社区4个。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参保人数逐年增加。2015年,支出低保资金5163.4万元、救灾资金504万元、医疗救助金796万元。支出175万元资助五保、低保、城镇“三无”人员及老年人参合参保。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力实施以“三到村三到户”为载体的整村推进、金融扶贫和生态移民扶贫工程。对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实施精准扶贫。五年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3亿元,比“十一五”增长7.82倍。解决了3.86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人口由2010年底的6.46万人减少到2.6万人,贫困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21%。

  ◇社会事业持续加力◇

  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新建中小学及幼儿园11所、塑胶操场6个,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2015年,续建了西街小学和梦芽幼儿园,改扩建了巴音幼儿园和乌素图幼儿园;完成了巴音、广昌隆、土城子、乌素图、铁沙盖5所中心校校舍改造任务。计生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旗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投入使用,蒙医院项目开工建设,完成了17所苏木乡镇卫生院和122所村卫生室建设任务;认真落实国家计生各项政策,计生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加大了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开展了食品安全示范全覆盖活动。2015年,重点进行了旗医院改革,完成了妇幼保健所和计划生育服务站的整合。全面启动了创建卫生城镇前期工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建设乡镇文化站13个、村级文化室132个、草原书屋178个。2015年,圆满完成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成功举办了第七届“察哈尔杯”文化艺术节,察哈尔文化艺术得到了大力弘扬。乌兰牧骑顺利通过自治区级二类乌兰牧骑评估验收。京蒙对口帮扶取得新进展。争取到京蒙对口帮扶资金6800多万元,实施了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和北大附属幼儿园、乌素图红萝卜交易市场等9个项目。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民族、宗教、蒙古语言文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扎实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和足球改革工作。积极开展“六五”普法活动,国防和“双拥”共建活动持续深入,平安察右中旗建设扎实有效,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信访工作得到加强,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统计、气象、土地、人防、红十字、工青妇、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开工建设了京新、白永高速公路,填补了中旗没有高速公路的空白。科布尔至卓资山一级(一幅)公路、乌兰花(大清河)至土牧尔台二级公路建设完工。2015年底公路总里程达1305公里,较“十一五”末新增205公里。进一步完善了电网结构,建成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35千伏变电站10座。累计发展节水灌溉面积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5380公顷,建设饮水安全工程237处。完成生态建设177万亩、义务植树98万株、通道绿化107公里,新增城乡公共绿地面积1061亩,全旗森林覆盖率达到21.7%。圆满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了节能环保工作,单位GDP能耗、工业增加值用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等指标均符合规划目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各项改革不断完善◇

  针对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各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完成了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划转和食药监督机构建设,完成了卫生计生、工商质检、文化旅游等8个政府机构的合并和职能划转改革。开展了教育三项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了全区唯一一家旅游综合执法局,将原由7个部门对旅游景区监管执法职责统一集中到新组建的旅游综合执法局,推行综合执法。深入推进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土地流转面积达43.99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33.3%,位居全市前列。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和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基本完成,草原确权工作全面展开。组建了群众诉求中心,形成了接访“一站式”进行,来访“一条龙”服务,问题“一体化”调处的信访工作新机制。

  (记者张芳特约记者张文杰摄)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