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兰屯卧牛河镇五星村“第一书记”常虹:用心贴近百姓用情温暖民心

09.07.2015  13:23

   编者 按

  日前,全市市直机关第二批驻嘎查村“第一书记”座谈会在海拉尔区召开。会议就进一步推进“五个一”百村帮联行动的深入开展,继续发挥“第一书记”作用作出安排部署。2013年8月以来,我市连续两年选派92名市直部门“第一书记”到嘎查村任职,市旗两级共选派779人,为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两年来,选派驻嘎查村“第一书记”工作实现了从单纯扶贫帮困到抓党建强根基的转变,实现了由送钱送物到送政策送服务的转变,实现了干部下基层由“要我下”到“我要下”的转变。为此本报将陆续刊登部分旗市区“第一书记”的工作经验和做法。

  自2014年9月选派到扎兰屯市卧牛河镇五星村任“第一书记”将近一年了。在市、镇两级组织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村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的关心支持下,认真按照市委组织部提出的要求,积极参与村经济建设、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虽然没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和我们身边的村干部一样,做着平凡的农村工作。

  沉身子,心融入,接地气。你跟村民有多近,村民对你就有多亲,和村民打交道,真正管用的是真挚的感情。挂职的这段时间里,我努力把好事办到村民的心坎上,真诚的与村民沟通,在驻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先后与村干部聊天,与7个组170余户村民拉家常,向他们灌输发展理念,树立发展信心。深入查找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及基层组织建设的问题,努力为挂职村的发展寻找突破口。

  抓党建,带班子,强队伍。从工作规范化建设入手。针对农村干部时间观念和纪律意识不强的突出问题,我首先抓了村两委班子会议纪律,使班子成员做到了每次会议的守时守纪。从我做起,从两委班子成员抓起,对村级党员进行严要求,签订党员岗位目标责任制,履行“一岗双责”,进行半年一次民主测评,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三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生活制度。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议、党员代表会、党员轮流讲党课等。在健全制度、规范工作的同时,我把村里的档案材料进行了搜集整理,使村里的档案材料尤其是党建材料目前是摆放有序、类别齐全的状态。积极参与“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同时发动群众推荐肯学习、有知识、懂科学、能致富的优秀青年和妇女加入党组织,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增添活力。50%村班子成员成为村致富带头人。目前五星村有21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4名,新发展党员2名。

  形合力,谋实事,促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村的发展不仅光靠“输血”,更要学会“造血”。为了改变村民单一种植方式,我主动与相关部门企业联系,为村里的采石场联系拓展销售渠道,扩大生产,使产值和效益都大幅提高,带动村里村民40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4万多元。邀请种植黑木耳专家对黑木耳种植户进行集中授课、培训,并发放种植书籍,组织黑木耳种植示范户外出参观学习。目前,五星村黑木耳种植养殖30万袋,带动了64户151人,年总收入30万元。我还十分重视扶持有积极性的致富发展带头人,多次上门邀请科协的专家到村开展科技下村活动,让他们直接与专家咨询,请教有关肉羊养殖的科技知识,全面提高他们的养殖技术,并积极帮助他们争取肉羊补助款项,让他们得到更高的发展。目前,五星村肉羊养殖30多户,存栏2万只,年总收入200万。

  胸怀弱势百姓,做村民的暖心人。通过驻村入户走访时我目睹了一切,让我感触良多,心酸是我最大的感受,村里四组、五组有两位60岁的老人身体残疾,行动不便,家庭生活困难,我积极争取残联的帮助,申请两台轮椅给两位老人送去。老人们收到轮椅的时候激动地说:“没有想到我还能托党的福,坐上轮椅!”

  我将继续在今后的工作中保持与五星村的感情联络,不管是在政策方面还是在农业信息方面尽可能地提供一些帮助。我会认真地把在基层学到的理念和知识充分的运用到工作中去。以实干精神和创新的思维立足岗位,不辜负组织对我的关心和培养。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