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锡林郭勒盟民政事业进一步创新发展

14.11.2015  09:13

  “十二五”期间,锡林郭勒盟民政事业在探索推进牧区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推动牧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实施“普惠型”高龄老人津贴制度,全面推行参合参保、补充医疗保险、基本医疗救助、城乡大病救助“爱心工程”、临时性专项救助和商业保险补充救助的多层次、复合性、可持续的医疗救助机制,加强基层救灾装备建设、建立健全救灾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加强社区慈善超市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走在了全区前列。

  一是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推进社会救助法制化、规范化建设。推进社会救助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性、基础性制度,5年城乡低保保障标准逐年提高,资金支出总量达15.2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了2.3倍,有效保障了全盟近9万名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安排支出医疗救助资金1.65亿元,救助20.8万名困难群众,有效减轻了困难群众的医疗负担。5年来投入救灾资金1.48亿元,妥善解决了24万人次受灾群众过渡性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通过落实城乡低保、医疗、临时、灾害救助政策,解决了事关群众衣食冷暖,事关社会和谐和公平正义问题。

  二是推进适度普惠老年、儿童、特困人员福利制度,以牧区养老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全盟共投入养老服务建设资金4.5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了2.6倍,新增各类养老机构12处,建成养老床位总数由“十一五”期间的2973张增加到6697张,增长1.25倍,达到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47张,初步建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牧区为突破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实施普惠型高龄津贴制度,惠及全盟2万高龄老年人。完善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安排下拨各类生活补助资金1.45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了5.6倍,通过落实各项补助政策,保证了全盟近4000名包括农牧区五保、城镇“三无”、孤儿、文革“三民”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加强福利彩票销售工作规范管理、安全运行,近5年实现福利彩票销售11.14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78.6%,为民政事业发展筹建更多公益金提供了财力支持。

  三是推进社会管理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了民政公共服务水平。成立了锡林郭勒勒盟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立了社会组织党建办公室,加强了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和城乡服务类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建成盟“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社会组织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作用初步显现。推进解决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创新、信息化建设、减负增效等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婚姻、殡葬、区划、地名等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工作,通过主动救助、街头救助,帮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和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流动人员解决了临时生活困难。

  四是推进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切实维护了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全盟1838名在乡老复员军人、伤病残人员和“三属”等重点优抚对象得到优待,认真落实各项安置政策,全盟多年积压的退役士兵安置遗留问题全部解决。加强对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和服务,落实了政治、生活“两个待遇”。提高双拥工作水平,巩固了军政军民团结。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