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嘎斯69”到中欧班列

11.10.2018  11:51

  缓缓驶入国门的中欧班列 尚文娟摄

  曾经的二连站 二连浩特报提供

  修建中的准轨出国线。二连浩特报提供

  “嘎斯69”,放在过去,这是很多人对二连浩特的第一印象。的确,这款俄罗斯制造的吉普车记载了二连浩特边境贸易的繁荣发展史……

  翻开二连浩特的历史,有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1956年1月,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国际联运列车正式开通,二连浩特建城;1966年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二连浩特市;1986年3月,国务院批准该市为甲类开放城市;199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13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

  今年51岁的二连浩特海关主任科员杨作军看来,二连浩特的巨变就是从1992年开始的。他说:“1992年,我市全面开放后,中蒙之间贸易往来逐渐频繁,每天从口岸过境的‘嘎斯69’就有1000辆左右。

  在杨作军的回忆中,我们还听到了一则关于“小铁棍”的故事。“那时,海关监管设施落后,查验货物时就靠‘眼看、手摸’,工作效率很低。这时,出现了很多‘倒爷’,他们会在肉眼看不到的地方夹带一些禁止入境的货物,比如在‘嘎斯69’车轮胎里夹带蒙古国的羊肉。当时,羊肉进入我国后价格会高很多。我们想要创新工作方式,提高验货能力,于是‘小铁棍’就诞生了,通过铁棍敲击轮胎,听声音可以判断轮胎内是否有货物,从而让他们卸下轮胎进行检查,这比‘眼力’相对更严密了些。”杨作军如是回忆。

  从“小铁棍”到最先进的仪器,从满大街的“嘎斯69”到一趟趟中欧班列,二连浩特市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镇化身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蜕变为一个冉冉升起的黄金口岸。

  从1956年187万吨到2017年1503万吨,经过60年发展,二连浩特口岸进出口货运量涨了8倍之多,尤其在1983年后,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始终呈上升趋势,全面改革开放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刻地影响着这里的发展。

  年近九旬的禹爱春老人是一名铁路退休老职工,他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口岸铁路事业,经历了铁路发展的沧桑巨变。老人1957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后,响应国家号召,支援祖国边疆铁路建设,分配到了二连站从事翻译工作,开始了铁路人的生涯。

  “那时候的二连浩特跟现在没法比,条件艰苦不说,物资紧缺,全市只有几百号人。没有卖商品的百货商店,吃喝日用就靠一个铁路供应站。年节有人回家探亲,都要捎回很多食物和生活用品。而且工作业务量很大,货物搬运全靠人工装卸,即使是在机车上当翻译,工作也非常辛苦,哪里像现在,什么都有,到处都是现代化的设备。”禹爱春说。

  与记者聊天间隙,禹爱春老人拿出一本相册,他用手轻拂相册封面,向记者详细介绍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在其精心整理的相册里,一张张看似普通却弥足珍贵的老照片,展示了口岸铁路发展变迁历程。其中,有过去蒸汽车牵引的绿皮车厢,还有现今电气化的客运专线;有纪录曾经荒无人烟边陲小镇的画面,还有如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小城景象……50余幅老照片诉说着老人的口岸情怀,更是记录了二连浩特发展当中的点点滴滴。禹爱春老人说:“二连站始建初期,全靠铁路工人的艰辛工作来运转。轨道上奔驰的火车烟囱喷着灰黑色浓烟,司炉工一铲铲往炉膛里铲着煤块。货场上,工人们肩扛货物搬运装卸,煞是辛苦。

  正如老人所说,二连浩特市的蓬勃发展与铁路是分不开的。在2003年,为提高二连口岸站吞吐、换装、通关能力,国家发改委批准二连站扩能改造工程计划,机械换装区增加门式起重机6台,接运能力1000万吨,换装能力1640万吨。2012年二连站成为第一个口岸核心能力达到世界卫生标准的铁路口岸站;201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二连浩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二连站迎来新机遇,当年进出口货运量实现897万吨;2017年,进出口货运量突破1000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2018年1季度,进出口货运量实现314.2万吨,同比增长44.2%。

  时至今日,二连浩特乘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抢抓黄金机遇,高度重视中欧班列品牌建设,努力提升中欧班列通关速度,口岸联检联运部门实行专人、专岗预约通关、手续优先办理和限时办结工作机制,铁路部门在第一时间编组发车。

  自2013年中欧班列过境口岸以来,开行路线由2条增加至24条,2017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575列,运送标箱48700箱,货重31.55万吨,货值36.18亿元。其中,实现进出境双向开行的中欧班列为郑州——德国汉堡、长沙——莫斯科、重庆——波兰马拉舍维奇、乌兰察布——俄罗斯沃尔西诺、厦门——俄罗斯沃尔西诺、天津——俄罗斯霍夫里诺、成都——波兰罗兹等;单向开行的有苏州、武汉、中卫、合肥、威海、上海和乌海等地始发的中欧班列。出口货物主要包括轮胎、文体用品、工艺品机械零件、笔记本电脑及配件、机械设备、日用品及小家电等,进口货物主要包括汽车配件、轮胎、机械设备、钢板、板材、家具日用品等。

  中欧班列的成功运营,使二连口岸与蒙古国、俄罗斯沿线地区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实现中欧班列的快速通关、快速验放,并多次协调组织蒙古国交通运输部、蒙古国乌兰巴托铁路局共同赴郑州、武汉、重庆、长沙等中欧班列始发地进行沟通对接,帮助企业协调优化中欧班列在蒙古国境内的运行时间、口岸通关、铁路运费等方面问题,进一步提升了中欧班列通道的综合竞争力。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共监管验放运行中欧班列637列,已经超过去年的水平。

  搭乘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快车,二连口岸克服人才稀缺、水源缺少、风沙严重等难题悄然崛起,逐渐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到如今我国向北开放的黄金口岸。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巴依斯古楞 二连浩特报记者 沈宇坤)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