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抗战写不朽的歌,为人民做“不朽的牛”

18.05.2021  12:51

   大刀进行曲》作者新牺牲74年了,他留下的“没尾巴牛”“半顶毡帽”等故事依然在内蒙古开鲁县流传

位于开鲁县麦新纪念馆的麦新复原蜡像(左)。

位于开鲁县麦新纪念广场的麦新铜像。本报记者贺书琛摄

  麦新镇、麦新村、麦新中心校……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有很多以“麦新”命名的地名。

  麦新是谁?

  他是“革命音乐家”,创作了《大刀进行曲》等抗日救亡歌曲,用歌声向侵略者发出猛烈的回击。

  他是开鲁县群众口中的“老麦”,和老乡们打成一片,曾将毡帽一分为二,半顶给自己,半顶给老乡;也曾为百姓拉犁锄地,被称为“没尾巴牛”。

  他是“要为人民做‘好牛’”的共产党员,为了群众勇于吃苦、不怕牺牲,曾说“为人民的解放而抛弃头颅,这是最光荣的”。

  麦新已牺牲74年,许多关于他的动人故事依然在百姓中间口口相传。

  音乐是武器是号角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稚嫩的歌声唱着激昂的旋律。在开鲁县麦新镇中心校二年级二班的教室里,大队辅导员李明妍正在教孩子们唱《大刀进行曲》。

  “大家知道麦新是谁吗?”李明妍问道。

  “他写了《大刀进行曲》。”“他创办了我们的学校。”“他是共产党员。”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答着。

  麦新已经牺牲74年,但他对现在的孩子们来说一点都不遥远,他的故事仍在开鲁县代代相传。

  1914年12月,麦新出生于上海。11岁时父亲去世,依靠母亲缝洗做工为生。九一八事变爆发后,17岁的麦新在许多爱国进步人士影响下,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先后参与组织了上海“民众歌咏会”“业余合唱团”等团体,与音乐家孟波编辑出版《大众歌声》杂志。

  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蓬勃开展的救亡歌咏运动影响下,麦新创作了许多进步歌曲,他用音乐做武器,以满腔的热情传播救亡歌曲,用革命的音乐振奋彷徨中的民众。

  1936年12月9日,在“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机关刊物《救亡情报》上,一则消息引人注目:目前,救亡音乐正是普遍到各个角落的时候,我们向每个救亡同志推荐这样一本内容详实,好听动人的歌曲集大众歌声》,售价大洋壹角。

  为了出版《大众歌声》,麦新与孟波度过了不计其数的不眠之夜。

  1936年,进步文化云集的上海,涌现出以“业余合唱团”为代表的许多抗日救亡歌咏团体。在音乐家吕骥、冼星海的号召下,歌咏团体成立了联合会,由麦新和孟波担任总负责人,将众多团体的零散歌曲汇集成册,成为摆在麦新眼前的第一项任务。

  “这篇文章给我很大启发,它说大众歌曲就是大众心灵的呼声。”当时麦新拿出陶行知一篇名为《什么叫大众歌曲》的文章,提议用《大众歌声》作为歌曲集的书名。

  约两个月时间,麦新与孟波收集了87首进步歌曲,由于国统区“白色恐怖”的高压态势,麦新几乎跑遍上海所有印刷厂,才找到虹口提篮桥附近的一家小工厂愿意印制这本激进的革命歌曲集。由于工人不懂曲谱,麦新和孟波与工人一起连夜排版印刷。孟波多年后回忆说:“麦新就像生了一场大病,两眼都凹了进去。

  1936年11月底,封面印着拉丁字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大众歌声》终于出版。麦新和众多进步音乐家一起通过这本歌曲集,向全中国发出了抗日救亡的呐喊。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看到报道的麦新心潮澎湃、情绪激昂,提笔创作了响彻华夏大地的《大刀进行曲》。此曲为歌颂二十九军大刀队在保卫喜峰口长城的战斗中奋勇杀敌的事迹而作,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响应抗战、抵御外侮。

  1937年8月8日,国民救亡歌咏协会在上海文庙成立,自发而来的几千名群众高唱《大刀进行曲》。“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中华民族抗战岁月里高举旗帜的最强音,穿越世纪沧桑,回音如洪钟,至今萦绕耳畔。

  “麦新这个党员,真够!

  提起“革命音乐家”麦新,就会想到他对党忠诚、服务群众、勇于牺牲的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家住麦新镇麦新村的王义庭老人,曾在少年时代和麦新有过接触,虽已87岁高龄,他讲起麦新的故事精神矍铄、滔滔不绝。他说,麦新牺牲以后,常听村里的大人们念叨,“麦新这个党员,真够!

  麦新一心向往共产党。20世纪30年代,麦新组织的“民众歌咏会”组织发展壮大,引起了中共地下党员、音乐家吕骥的注意。有一天,吕骥来到“民众歌咏会”排练现场,与麦新、孟波等人畅聊中国新音乐未来发展方向,他讲的民族解放和革命理想,给麦新留下深刻印象。经吕骥推荐,麦新加入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发展的“业余合唱团”,时常与冼星海、贺绿汀、沙梅等进步音乐家交流,这使麦新的视野更加开阔,使命感更加强烈。

  1937年,麦新参加了钱亦石领导的第八集团军战地服务队,跟随部队开赴前线工作。从上海出发前夕,同为音乐家的共产党员孙慎和张恒找到麦新,向他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和理想,更加坚定了麦新的革命信念。麦新在日记中写道:“1937年9月25日完全确立了我的道路,自己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了。

  1938年1月,战地服务队来到浙江江山工作,在服务队特别党支部书记刘田夫同志介绍下,麦新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来,经周恩来等人介绍,麦新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和延安文艺座谈会。来到延安的麦新,彻底释放了创作热情,创作了《春耕小曲》《保卫边区》《毛泽东歌》《红五月》《志丹陵》等大量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音乐作品。

  抗战胜利后,鲁迅艺术学院的同志分几批出发到华北、东北地区,为刚从敌人手里解放出来的人民做文化教育工作。麦新来到东北后,组织想把他留在城市工作,但他坚决要求到环境最艰苦、斗争最复杂的战斗一线工作。

  1946年初,麦新来到匪患严重的开鲁县工作,组织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当年10月,开鲁县再度沦陷,麦新担任“长江骑兵团”五大队干部中队指导员,与敌人开展草原游击战。

  东北的冬天严寒刺骨,骑兵团团长吕明仁考虑到麦新身材瘦削又来自南方,担心他经不住北方严寒,把自己的皮衣给了麦新。谁知麦新转头就把皮衣给了战友葛连生。“我说他南方人不抗冻,让他穿,他说自己年轻,不怕冻。”葛连生后来回忆。

  加入骑兵团后,不会骑马的麦新十分苦恼。他在日记里写道:“我们上海人很少见过马,不知怎么一回事,我一骑上马就头晕,好像驾云似的。

  为了适应马背战斗,麦新下决心要学会骑马。然而,上马就难住了麦新,有人提议让他踩在坡上上马,麦新说,骑马是为了打仗,在什么地方都要上得去才行。麦新让自己的警卫员教自己骑马,强迫自己克服晕眩。经过多日反复训练,麦新在日记里写下:“骑马比以前有些进步……只要次数多了,熟悉了,摸到其中规律,得了经验就好办了。

  经过一整个冬天的游击斗争,1947年2月,开鲁县第二次解放。麦新担任中共开鲁县委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等职,深入斗争最复杂的五区开展土地改革、组织春耕生产。

  时年13岁的王义庭,第一次见到了大人口中的“麦部长”。“他看着不像干部,穿得和我们一样。”王义庭老人回忆,“麦新到村里来,很少开大会,都是到村口大柳树下教大家唱歌,歌里有怎么闹革命、怎么分田地,他还经常到田间地头帮百姓犁地,教大家纺线、磨豆腐。

  1947年6月6日一早,麦新赴开鲁县委开会,散会后为了尽快落实会议指示,没来得及吃饭,立即返回工作区。途中遭遇土匪袭击,麦新身中四枪壮烈牺牲,年仅33岁。

  6月8日,开鲁县为麦新举行追悼会,众多群众赶来送麦新最后一程。追悼会上,一位大娘拿来一卷新纺的纱线,是麦新教会了她纺线;一位青年带来了麦新爱吃的锅巴,麦新很少在老乡家吃饭,即使吃饭也要留下饭钱……

  “麦新用歌声教导群众,群众用歌声怀念麦新。”常年致力于麦新相关史料收集的历史研究者方纲说,追悼会上唱起了两首悼念麦新的歌曲,分别是《麦部长真英雄》和《麦新牺牲为咱老百姓》,这是麦新牺牲后一两天内群众自发创作的,并很快传遍了开鲁大地。

  “麦新是没尾巴牛!

  王义庭老人经常给村里的年轻人讲麦新的故事,讲得最多的就是“半顶毡帽”的故事。

  有一年初春,天还泛着冷,麦新又到万发永村的大柳树下教村民们唱歌。他看到有个村民光着脑瓜,冻得瑟瑟发抖,麦新说他能把自己毡帽一顶变两顶。

  “麦新把毡帽的里子掏出来,整个毡帽就像一个长条西瓜。”王义庭边说边比划着,“咔嚓,麦新用剪刀从中间一分为二,半顶毡帽给了村民,半顶留给自己”。

  73岁的肖连峰常听父亲肖广清讲起半顶毡帽的故事。肖广清生前一直小心翼翼地保管着一个盒子,里面放着半顶绛色的旧毡帽。

  “麦新看到我父亲没有帽子,耳朵冻得生了冻疮,就要摘下自己的毡帽给我父亲。”肖连峰回忆,“我父亲说什么也不要,麦新就找了剪刀把毡帽里子和外皮一剪为二,把里子给了我父亲。

  “(麦新)上身穿白灰色制服,下身蓝灰色裤子,头戴一顶灰褐色毡帽。”肖广清在1987年麦新牺牲四十周年时,写下了自己第一次见麦新时的情景,“他说姓麦,大麦小麦的麦,同志们都很好奇还有姓麦的呢,群众很高兴八路军来有依靠了。

  在麦新影响下,肖广清的弟弟肖广珠报名参了军。出发前,肖广清将半顶毡帽送给弟弟,叮嘱他要做像麦新一样的人。肖广珠带着这半顶毡帽,参加了辽沈战役、抗美援朝等大大小小百余场战役。20世纪80年代,肖广珠带着半顶毡帽回到家乡。当时已年近古稀的肖广清将半顶毡帽和麦新的照片一起放到盒子中珍藏起来,常以半顶毡帽的故事教育孩子。

  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肖广清老人已逝世,半顶毡帽经过几次搬家已不见踪影,但“半顶毡帽”的故事仍在开鲁县的百姓中传颂。

  “麦新常说‘我不能和群众不一样’。”开鲁县麦新纪念馆宣教部主任张婧说,“他总是将自己最好的东西献给百姓。

  麦新在日记中写道:“好牛、模范牛、忠实牛,这就是我的奋斗目标,就是我的人生观。

  20世纪70年代,通辽师范学院的师生们曾深入开鲁采访与麦新接触过的干部群众,收集了许多关于麦新的动人故事。

  麦新在开鲁县教群众纺线期间,结识了村民赵大娘。赵大娘的公婆和丈夫因为没熬过穷苦日子先后离世,只剩下了她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从前没有土地过着吃糠咽菜的日子,赵大娘都捱过来了,可是自从发了土地证,有了属于自己的六亩地之后,她却一直皱眉不展:自家也没有牲口,娘仨也没把子力气,这六亩地可咋种?

  麦新得知情况后,专程来到赵大娘家,说已经从别人家借来了牲口,过两天就拉到地里替赵大娘犁地。过了几天,地里还是不见牲口的动静,赵大娘夜里愁苦难眠,睡榻旁的女儿草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夜深之后,草儿起身拿起锄头来到自家地里,想要为母亲分忧,没想到看到了让她记忆至深的画面。三个人影在自家地里来回穿梭,走近一看是麦新、刘区书和肖广清。肖广清扶犁,麦新和刘区书像牛一样拉着套。草儿跑到地里,又心疼又感动地说:“快歇歇吧,拉了一夜累坏了吧。”肖广清在一旁说:“一夜哪能翻了这么多地,麦部长带着我们干了好几天了,就像没尾巴牛!

  麦新等共产党员一心为百姓,与当地的百姓结下深厚情谊。1946年10月26日,麦新的工作团被迫撤离后,当地百姓坚持与反动派斗争,冒死救助八路军战士。

  麦新在1947年发表的一篇名为《开鲁游击见闻》的文章中写道,当时工作团回到曾经工作过的屯子时,百姓们“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张X把我拉到了人家,指着炕上一个年轻小伙子说,‘我家里这两个月来,藏着这个八路彩号……’‘中央’共来了三次,把人们的衣服都扒光了……我们全屯开了会,当他们来搜查时,都要异口同声说‘这是老张家的二小子张锦明,因为去南沙坨亲戚胡家去买碱,碰到了中央军,当八路打伤了。’之后,全屯每家各出一斗粮,到开鲁城时换了钱,买了红伤药回来替他治。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