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竞技 重欣赏——“任性”赛制助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出来

14.08.2015  19:30

  新华网鄂尔多斯8月14日电 题:轻竞技 重欣赏——“任性”赛制助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出来

  新华社记者邹俭朴 王龙

  体育领域,民族运动会无疑是服装、道具最为复杂、花哨的赛会之一,而表演项目的“任性”赛制也成为助力“小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进公众视野的助推器。在第十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178项表演项目给赛场上刮起一股强劲的民族风。

  不一样的服装、不一样的道具、不一样的表演形式,介于体育和文艺之间的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赛场让人眼花缭乱。记者采访了解到,民族运动会中的表演项目大多取材于各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经过艺术处理后加入舞蹈、音乐等艺术元素,可观赏性大大提升。

  “真没想到运动会还能这么办,大家比赛的内容都不一样,但个个精彩好看!”观众额尔顿说。

  在运动员休息区,记者遇到了来自浙江代表团的畲族小伙雷汉森。他和队友们表演的是畲族传统项目“稳凳”。表演中,他们需要坐在旋转的长凳上连续转100多圈。旋转过程中,两人还需要不断捡起地上的竹圈,抛出并套进离凳数米远的标杆,以套中多者为胜。

  “起初练起来非常吃力,经常会出现呕吐的情况。”雷汉森说,虽然自己是来自于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的一名正宗畲族小伙,但在上大学之前他根本没有机会接触这个项目。为了参加民族运动会,他加入到队伍中来,并经过两年的苦练最终来到本届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的赛场。

  “倘若没有表演项目的环节,这项普及范围并不是很广的运动可能很难进入民族运动会的常规项目赛场。”雷汉森的教练,浙江丽水学院体育教师郭永红告诉记者,该项目已经参加过多届各级少数民族运动会,并多次获得金奖。她认为,与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结合后,稳凳这项畲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焕发了新的生机,作为推动者,各级别的民族运动会功不可没。

  本届民族运动会竞赛表演部裁判长,来自中央民族歌舞团的国家一级导演邓兰英说,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博大精深,其产生背景与各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从文化传承保护角度来看,表演项目的设置可以为这些特色鲜明的体育文化遗产提供舞台,而适当的名次“刺激”也可让各级政府更加积极投入,增加重视程度,最终实现更好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的作用。

  “按照民族体育项目的特殊性,裁判们也来自不同的岗位,主要由体育届和文艺届的专家学者们共同组成评委会。”邓兰英表示,为了体现评判结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本届民族运动会采用现场实名制打分,且每个项目有两轮表演机会,确保参赛队伍的正常发挥。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