澈力木格:在传承创新中促进旅游与草原文化深度融合

25.12.2015  09:00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高旅游业附加值,促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完美展现了北方少数民族历史传承、风俗习惯、民族特性,形成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有的理想和精神,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在传承和创新中促进旅游与草原文化深度融合发展,是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具体体现,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区时对全区干部群众提出的“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守望相助、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殷切希望的诚挚回应和积极实践。

  一.坚定文化自信,传承草原文化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2014年10月13日,他在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是促进旅游与草原文化深度融合的基本条件。草原文化是指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促进旅游与草原文化深度融合,最根本是要传承草原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学艺术、信仰审美等的精神活动,并以此为根本来开发和发展旅游文化。

  一是营造文化气氛,增加感染力。草原文化是以一种特有的文化符号作为表征的。通过对某些文化要素的渲染,营造出草原文化的氛围感染旅游者,会增强旅游者对草原文化的认识和感受。建筑、服饰、礼仪、艺术等是最能直观传达民族文化的要素,为此,应注意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渲染营造民族文化的氛围。在民族文化氛围的营造过程中,要注意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以民族建筑文化氛围的营造为例,既要在建筑形式、建筑的内外装饰、装修等方面渲染民族的建筑特色,同时还要有弥漫在建筑中的民族生活气息。民族文化氛围是一个整体的气氛,它能够用一种比较直观的方式表达给旅游,起到激发旅游者旅游情趣,加深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印象,增强旅游者对民族文化认识和理解的作用,为此,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可以借助对多种文化现象的渲染营造民族文化的氛围。

  二是充分体现草原文化的魅力。草原文化展示的不仅是蓝天白云、饮食、服饰等具体的物,更重要的是草原民族的文明、精神。物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只有文明和精神是不会变的。一个民族的文明、精神是要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信仰、所为体现出来。草原旅游中展示草原文化的魅力,就是要展示草原民族的文明、修养、礼节、素质的一种精神。这是草原文化最好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更高起点、更高标准谋划旅游与草原文化深度融合发展,把我区正在推进的品牌景区创建工作作为建设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支撑点和落脚点,作为旅游业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和有力抓手,推动我区旅游业提质增效。

  二.把握时代精神,创新草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是历史积淀形成的,具有传承性,也具有创新性。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发展,文化的内涵、形态也必然地发展变化。同时,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观念,具有较强的能动性。这些都要求文化具备创新的本质特征,创新是文化得以保持活力的先决条件。

  草原文化内容丰富,既有外在的直观的表现形式,也有内在深刻的思想内涵。创新草原文化要充分体现草原文化的多样化展示。草原民族的饮食习惯、婚嫁习俗、祭祀信仰、歌舞等要通过现代媒介在旅游中既保持传统性又迎合时代精神完美地体现出来。例如,我区旅游胜地呼伦贝尔著名的舞台剧《敖鲁古雅》,是以使鹿鄂温克族民俗文化为背景的原生态舞台剧。古老的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是我国最后一个使用驯鹿的狩猎民族。他们生活环境严酷,却懂得感恩自然,与万物和谐相处。《敖鲁古雅》不仅展示了使鹿鄂温克人独特的“喉音发声打拍”唱法、以腿部蹬踢弹跳为主的“鹿舞”“仙鹤舞”,还开创性地以舞台形式展现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秘萨满舞。此次演出服装由鄂温克族妇女全手工制作,难得一见的图腾、纹饰极具泛北极圈文化特征。《敖鲁古雅》演出现场使用5.1声道环绕立体声,完美还原寒带森林的空旷幽谧。促进旅游与草原文化深度融合,就要深刻把握草原文化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基本点,创新草原文化旅游产品,引领草原文化旅游消费,促进旅游与草原文化深度融合,主动适应消费者更高的文化享受和文艺鉴赏要求,占领旅游市场制高点。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所)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