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芳:希望在内蒙古找到3位英烈的亲人

04.11.2017  20:24

  10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39军152师将士的后代及爱心人士组成的“寻找烈士亲人团”求助本报,希望通过社会的力量,寻找在68年前解放湖南武冈时英勇牺牲的3位烈士的亲人,这3位烈士的籍贯都在内蒙古区域内。

  作家白玉芳是152师将士的后代,也是“寻找烈士亲人团”的创始人和组织者之一。据她搜集的资料显示,解放湖南武冈,是第四野战军于1949年进行的一场攻坚战。此战的胜利必将为第四野战军打开进军广西大门,为第二野战军打开进军大西南大门。因此,此战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而解放海南岛、解放大西南、解放全中国的关键性战斗之一。据记载,承担解放武冈战斗任务的部队由39军117师的349团、350团、351团,152师的454团、455团、456团组成。这支部队奉39军前委命令,发扬长途奔袭、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跋山涉水翻越雪峰山,进入湖南洞口、瓦屋塘地区,一边走、一边追、一边打,于1949年10月8日抵达武冈城。10月10日上午9时,117师349团、152师455团发起攻打武冈城,指战员们前赴后继,英勇战斗,有100余名指战员壮烈牺牲,胜利的红旗插到了武冈城头。时任152师炮连文化干事、后任湖南省军区政委的金锋在回忆录中写道:10月10日,9点10分,5颗红色信号弹划破长空,步兵总攻开始了。随着冲锋号声,152师455团向西北角城墙突破口冲击。尖刀连的勇士们抬着云梯,高举红旗,飞也似的冲向阵地。在突破口把红旗插上武冈城头的时候,1营1连120多人只剩下二三十人,鲜血从十几米高的城头一直流到城墙脚下。一批年轻的战友们,在这块土地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在解放武冈城的同时,城郊外也进行了一场顽强的阻击战,由第四野战军39军117师350团、351团,152师454团组成的一支部队,受命阻击数倍于自己的国民党增援部队,指战员们前赴后继,英勇战斗,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6次进攻,胜利完成了阻击战的战斗任务。

  白玉芳说,当时,152师以“天津三支队”的部队代号,分二处墓地掩埋好牺牲的170余名战友之后,又跟随39军再次踏上征程。由于战斗惨烈,当时不少战士牺牲后被就地安葬。由于通讯不便,很多烈士的亲人并不知道烈士们安葬的具体地方。不过,武冈人民一直铭记着152师指战员英勇的战斗事迹,一篇“永远不倒的红旗”曾进入湖南省高中一年级的语文教科书。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寻找烈士亲人团”受父辈所托,沿着当年部队的足迹进行走访,编写152师的师史。寻亲团又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从点滴信息中查史寻踪,终于找到7位烈士的亲人。

  今年10月12日,白玉芳在偶然查找到的一本烈士名册上,发现了152师454团32名解放武冈的烈士资料,其中就有3位烈士的籍贯在内蒙古区域范围内。

  白玉芳提供的资料显示,这3位烈士分别名叫庞忠、宫猶方、冀有贵。烈士庞忠的职别为战士,年龄25岁,家庭出身为工人,1949年入伍,安葬地点为湖南省益阳县,“家庭现住地址”一栏内填写的是绥远省沙辣县。记者经过多方查询后,认为沙辣县极有可能就是如今的包头市土右旗萨拉齐一带。烈士宫猶方的职别为通信员,年龄22岁,家庭出身为农人,1948年11月入伍,1949年10月在武冈战斗中牺牲,安葬地点为湖南省武冈县,“家庭现住地址”一栏内只填写了热河省。记者经查询得知,当年的热河省辖区分布在现内蒙古、河北省、辽宁省境内。烈士冀有贵的职别为战士,年龄27岁,家庭出身为农人,1949年1月入伍,1949年10月在武冈战斗中牺牲,安葬地点为湖南省武冈县,“家庭现住地址”一栏内填写的是察哈尔省。记者经过查询后得知,当年察哈尔省的辖区涉及如今的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等部分地区。

  白玉芳说,在此前寻找烈士亲人的过程中,他们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帮助,让艰难的寻亲过程增添了很多温暖。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烈士们浴血杀敌,为共和国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应该得到后人的敬仰和祭奠。

  如果您了解那段历史;如果您的亲人、战友曾在湖南武冈参加过战斗且没有音信;如果您了解名单中的烈士亲人信息,请拨打电话(0471)6651113。(首席记者 张弓长 实习生 张卓然)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