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武川县唱响易地扶贫搬迁“三重奏”

04.08.2016  22:38

            武川县为顺利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通过土地流转、产业扶持、劳动力转移和“一对一”帮扶等多种扶贫途径,闯出了一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易地扶贫搬迁新模式,为“人脱贫、县摘帽、奔小康”的脱贫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全县共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970户1952人,同步搬迁5000余户14000多人。破解了过去搬而不稳,有反弹的现象。
            搬得出——政策到位一重奏。首先在确定搬迁范围、搬迁对象、搬迁规模方面严格按照政策办事。特别是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到了认真识别比对,说服动员工作耐心细致,做到了户户知晓、人人见面;对建设和补助标准方面,坚持“保障基本,安全适用”的原则,严格按要求执行;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做到应搬尽搬,不留死角。
            稳得住——措施得力二重奏。“搬得出”只是搬迁工作的第一步,如何让搬迁户静下心来,住得惯、住得稳才是关键。为了稳妥、踏实地走好这步,县委、县政府深谋远虑,出台了灵活多样的“4567”保障措施。
            “4”种搬迁模式:易地扶贫搬迁小村并大村模式、易地扶贫搬迁整村移民模式、易地扶贫搬迁集中流转发展产业模式、易地扶贫搬迁入住互助幸福院社保兜底脱贫模式。
            “5”统一:新建住房在群众的参与下,既体现地域特色,又保持田园景观,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风格,统一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6”个结合:在搬迁安置中坚持与房地产“去库存”相结合,与商品房开发“配建制”相结合、与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相结合、与盘活中心村(镇)的闲置房相结合、与产业园区相结合、与互助幸福院建设相结合。
            “7”种安置方式:即行政村内就近安置,入住互助幸福院安置;乡镇政府所在地安置;充实县城住宅小区安置;依托乡村旅游区安置;自主安置和货币安置。
            能致富——产业支撑三重奏。依照建设菌业大县和草业大县的总体定位,武川县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在所属的耗赖山乡分别建起了食用菌产业基地和草业基地。
            食用菌产业基地依托扶贫资金和整合涉农资金先后投入4500万元,建成食用菌温室大棚250座、一条现代化流水生产线及6000平方米的附属设施,每年产值近2000万元。按照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的要求,依托食用菌产业基地,将原分散居住的9个村组268户619人(其中贫困人口91户193人)全部集中规划搬迁。产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贫困户收入的增加。
            由该乡圪顶盖行政村党支部牵头引进的“蒙草抗旱”公司的玻璃日光温室育苗大棚占地4000平方米,这个以采籽和打草并行的草产业基地肩负着搬迁户后续产业的脱贫攻坚任务。该村3万多亩耕地被“蒙草抗旱”公司租用流转土地1.2万亩,惠及了320户、806人,有83户、258人发展成为产业工人。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