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发现百座2000余年前墓葬

21.12.2018  16:51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21日电(记者殷耀、勿日汗)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员在位于内蒙古西部的准格尔旗发现距今2000余年的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99座墓葬和1座祭祀坑,其中,30座墓葬存在殉牲。

    这处墓葬群被称为福路塔墓地。今年发掘的墓葬以单人墓为主,共94座。这些墓葬,墓圹大小深浅不一,尺寸差别较大。大者长5米余,宽3米余;小者仅容一人安身;浅者去掉上层堆积沙层人骨就已暴露,深者可达3米以上。多不见葬具,仅在几座墓葬底部发现少量木质朽痕,可能为木棺。

    考古人员在30座墓葬中发现殉牲,殉牲的种类有羊、牛、狗,一般以头或者头加上肢骨、蹄骨代替全牲,仅一座墓发现完整的牛尾椎骨。殉牲一般紧靠墓主人足端的墓壁摆放。据了解,殉牲是春秋战国时期存在于北方长城沿线的一种丧葬习俗。

    墓葬出土的随葬炊器以陶釜为主。出土的茧形壶、蒜头壶、扁壶等秦文化指征性器物,进一步说明这是一处以秦文化为主体的墓葬群。考古专家认为,这些遗存的形成,与战国晚期前后秦国势力逐步向鄂尔多斯高原扩张有关。

    今年的考古发掘出土10方铜印,多属汉印。考古发掘领队胡春柏表示,出土汉印的几座西汉纪年墓葬的发现,证实了西汉早期这处墓葬群所在地区已在西汉政府的控制之下,与史料记载的西汉与匈奴以故塞(战国秦昭襄王长城)为界的说法相符。

内蒙古发现约2000年前的鲜卑族墓葬群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25日电(记者殷耀、勿新华网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