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每天存20元 残疾夫妻建立爱心基金

09.03.2015  10:46

  原标题:每天存20元残疾夫妻建立“爱心基金”

  王艳霞、胜利是一对残疾人夫妇,因为爱,他们走到了一起;因为爱,他们孝敬父母,感恩亲人;为了更好地去爱,他们不等不靠,自立自强;更因为心中充满爱,他们热心公益,免费接送残疾人、老人、小孩,资助贫困大学生,回报社会,温暖他人。

  胜利夫妇是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东环办辖区居民,目前经营着一家福利彩票站和一辆商业营运出租车。丈夫胜利,1972年出生,原是二连浩特边贸公司的翻译,会俄语、蒙古语,经常出差到莫斯科、乌兰巴托等城市,但2006年的一场交通事故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车祸使他的右腿被截肢。妻子王艳霞,1980年出生,大专财会专业毕业,毕业后在一家工厂做财务工作,2002年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她差点丧命,经过手术其胸椎脊骨被取掉一块,命是保住了,但双腿从此丧失了走路的正常能力。经过漫长的针灸治疗,王艳霞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楚后,终于可以依靠拐杖艰难行走。经鉴定属于肢体二级残疾。2010年,胜利和王艳霞同在一所驾校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让这两个不幸的人相识相恋了,两人不但考取了驾照,还收获了爱情,并在2011年结为夫妻。

  王艳霞的父母在农村,父亲是肢体三级残疾人,因四肢关节严重变形,不但干不了农活,就连最简单的走路吃饭都非常困难,穿衣吃饭需要人帮助才能完成。母亲早年得了精神病,经过多年治疗,病情基本得到了控制,但思想行为和正常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不能和人正常沟通。面对这样的父母,胜利、王艳霞夫妇更是照顾有加,经常回去看望二老,帮忙干农活儿,购买日用所需,他们每次回去都要认真给父亲洗脚,耐心和母亲聊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父母的晚年能更幸福。他们说:“我们虽然行动不便,但父母已经老了,现在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照顾。”

  虽然身有残疾,但是胜利和王艳霞依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一直用自己的努力和艰辛回报着社会。2008年汶川地震后,当时靠卖面筋为生的王艳霞找到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拿着100元钱,委托办事处帮忙捐给灾区。2010年秋天,胜利夫妇四处筹钱买了一辆助残车,起早贪黑跑起了出租生意。几年来,他们的出租车对老人、小孩、残疾人全部免费。不仅如此,他们还坚持每天存20元钱,作为家庭的“爱心基金”,用于看望、帮助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他们还无偿资助贫困大学生,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届新闻系的宝龙和2013届民族服装设计系的其格乐都是他们的资助对象。

  2012年,在巴彦淖尔市福彩中心以及市、区两级残联的支持下,王艳霞和丈夫开了一家彩票站。现在,夫妻二人辛苦经营着彩票站,尽自己所能继续着他们的爱心福利事业。胜利夫妇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周围的人,现在已有好多彩民和朋友加入到他们的爱心团队中,让爱的传递力量不断壮大。(文/本报记者白忠义)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