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成立全国首家律师公益法律服务事务所
12月29日,自治区司法厅在阿拉善盟举行全国首家蒙汉双语律师公益法律服务事务所暨全国首批盟市级蒙汉双语青年律师人才培育基地成立仪式,并召开阿拉善盟律师公益法律服务专题交流研讨会。自治区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周黎明和阿拉善盟盟委书记包钢为律师公益法律服务事务所和蒙汉双语青年律师人才培育基地揭牌,周黎明厅长和阿拉善盟盟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钢先后在成立仪式上发表讲话。阿拉善盟人大副主任刘晓东、政协副主席彭家中等领导出席会议。自治区司法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以及阿拉善盟工会、团委、妇联、民委、残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共计100余人参加会议。
近年来,自治区司法厅党委始终高度重视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工作和蒙汉双语律师人才培养工作,大力弘扬公益精神,切实履行职责使命,大力整合资源,创新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探索建立公益法律服务体系,专业化、多元化发展公益律师事业,以满足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充分调动公益事业律师的积极性,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目前,我区律师公益法律服务涉及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法律援助案件等多个领域;服务范围包括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诸多民生领域;服务人群遍及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妇女和农牧民工等弱势群体,全区律师年均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办理维权案件等各类公益法律服务16万余件次,开创了我区律师公益事业的新天地。
周黎明厅长在讲话中指出,去年以来,司法厅明确要求各地要积极推动律师公益法律服务事务所和蒙汉双语青年律师人才培育基地等机构建设,并将此项任务正式列入今年全区司法行政工作年度绩效考评内容,通过目标管理和政策保障拉动、先进典型示范带动、全系统上下合力推动等有力措施,不断探索完善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的途径和方式,努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可持续的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和蒙汉双语青年律师人才培育机制。
周黎明厅长强调,阿拉善盟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司法厅党委的决策部署,在律师公益法律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深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好评。在“一带一路”、向北开放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阿拉善盟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俄蒙经济走廊的重要通道,对维护边疆基层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周黎明厅长要求,阿拉善盟司法局和律师协会和律师队伍进一步探索完善律师公益法律服务事务所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方式,合理配置律师资源,扩大律师参与公益服务的范围,广泛深入地开展公益法律服务活动,进一步推进律师公益法律服务职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充分发挥律师公益法律服务、蒙汉双语服务在推进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为全区律师公益法律服务事务所建设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充分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阿拉善盟盟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钢在讲话中强调,阿拉善盟蒙汉双语律师公益服务事务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第一个蒙汉双语律师公益服务机构的诞生;蒙汉双语青年律师人才培育基地的建立,开启了我区双语律师培育的新篇章,这两块牌子,承载着全盟司法行政系统,特别是广大律师及法律服务工作者对法治阿拉善建设的忠诚担当,体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有益探索,凝聚了全盟司法行政体制改革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双语律师服务事务所的成立弥补了我盟法律服务的空白,为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撑起了一片蓝天,为弱势群体维权开辟了绿色通道。
律师公益法律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全新模式,也是通过法律渠道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在自治区司法厅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到目前全区已建成34个盟市级律师公益法律服务站,19个蒙汉双语律师人才培育基地,实现了盟市全覆盖,这些站点的建设为律师公益法律服务的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有力支撑,也有力地带动了全区律师公益服务的深入开展,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工作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