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建设应优先

16.04.2015  16:27

  文/元石 画/沈海涛

  “在车站西街与通道北路十字路口往西的一段路成为城市死角,由于这段路车流量不大,没有交警执勤,附近也没有公共厕所,路边就成了露天厕所,附近有不少住宅区,孩子每天上下学路过时感觉很尴尬,十分影响城市形象,希望可以考虑在此建设一座公共厕所。”呼和浩特市民翟先生向本报反映。(4月14日《北方新报》)

  首府的公厕一直不尽如人意,前几年是数量太少,许多路段根本找不到公厕,这两年倒是建了不少移动公厕,可惜利用率不高,有的不开放,有的则是坏了,没起到多大作用。其实公厕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与其他民生问题相比,更需要认真对待、优先解决。

  解决公厕问题不仅要考虑增加数量,还要考虑布局,很多城市公厕的数量并不少,但是分布却不太合理,而这正是市民感觉如厕难的症结所在。城市沿街公厕到底多少才合适?街道的公厕规划如何才能不滞后?这都需要相关部门科学调研、认真思考。由于历史原因,现在首府很多街道已经没有地方修建公厕了,即使靠移动公厕应急,也满足不了市民需要,这就需要沿街单位内设公厕对外开放,以解燃眉之急。前两年,石家庄市就发布了《关于对外开放部分沿街单位内设公厕的通告》,收效不错。

  报道中说,环卫部门将在首府建设46座移动公厕,相信如果符合条件,这个地方的露天厕所会被取代,但是公厕问题还需要继续重视,并且持续加大投入,这样才能补齐历史欠账。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