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区公安分局积极探索建立执法工作新机制

06.11.2015  18:00

  今年以来,海南公安分局立足本局执法工作和信访维稳形势,紧紧围绕“用实招、求实效、出亮点、创品牌”的工作思路,通过抓源头化管理、抓一体化监督、抓重点规范、抓能力提升、抓亮点培育的“五抓”工作方法,使海南公安分局执法工作由后进变为先进,逐渐走出一条分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成功之路。

  一、抓源头化管理,严格日常接处警与受立案监管。面对个别部门日常接警量大、执法任务繁重、接警处警及受立案问题举报投诉多的实际情况,分局法制大队印发了《海南分局日常接处警及受立案工作规范》,用最简易的语言明确提出了规范执法执勤的十五条要求,建立健全了日常接处警与受立案工作动态化管理和监控巡查机制,要求民警严格按照接处警工作规范和受立案工作制度,迅速出警、规范处警、依法立案、如实立案。要求民警接处警和现场执法必须规范使用现场执法记录仪全程记录,并对全体民警开展了警情处置、现场取证及执法记录仪使用储存方面的专题培训。不断更新民警执法理念,规范民警执法执勤行为,确保了各部门如实立案的工作效果,实现了群众举报投诉源头化治理,切实提升了执法公信力。

  二、抓一体化监督,规范管理使用执法办案中心。按照市局关于执法办案中心建设使用与法制工作“两统一”相关部署和要求,分局办案中心具备值班登记、人身检查、信息采集、讯问、询问、等候、案件研判、执法监督、信息查询、视频控制等功能的各类功能室。平台建设方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通风、采光、警报、门禁、防护栏网、坐具设置、录音录像装置等各个方面充分考虑,严格按照公安厅要求设置,坚决杜绝各类安全隐患。各个功能室的设置在汲取外地先进建设和使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实用、实践出发,始终将规范民警执法行为和保障涉案人员合法权益放到首位,确保办案场所充分满足分局繁重的执法办案需求。

  三、抓重点规范,规范伤害案件现场取证与依法办案。为切实解决伤害案件办理难、群众意见大、由此引发的信访案件多的问题,分局以《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工作细则》贯彻实施为契机,将殴打他人、伤害案件办理作为执法规范化建设和涉法涉诉信访事项治理的重点,紧紧抓住现场证据固定这一难点,注重规范伤害案件现场取证和依法办案。为确保民警伤害案件现场取证做到“快速处置与取证同步”,要求各部门履行伤害案件现场取证“三问、三查、两记录、一交接”工作法。同时,在调查取证环节,采取讯(询)问“从面到点”工作法。这些工作方法的有效应用推广,确保了伤害案件能够全面客观调查取证,依法及时迅速处理,因伤害案件引发的信访事项大大减少。

  四、抓能力提升,健全日常执法培训工作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民警执法办案能力和法律素质,解决分局执法力量薄弱和执法民警业务素质“青黄不接”的问题,分局着眼于内部挖潜和素质提升,年初即制定培训计划,坚持每月组织一期培训班,法制大队民警或办案能手进行授课,并结合具体案例对如何规范接处警工作、提升执法办案水平、网上执法办案系统操作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为方便民警自学,分局法制大队民警整理学习内容在分局内网公布,通过定期组织考试考核,确保民警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同时,运用分局微信群定期开展案例研讨交流活动,对典型案例、热点案例开展讨论与热议,效果明显。确保了分局执法主体能力整体得到提升。

  五、抓亮点培育,建立现场执法记录。按照公安厅要求,分局紧盯现场执法记录仪在现场取证和民警维权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研究探讨执法记录存储新模式,将执法记录仪的使用作为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抓手,要求民警“出警必带、处警必用、录后必存”。通过加强培训、不断巡查、纳入考核,不断增强民警的现场取证和自我维权意识,促使民警对执法记录仪从不会用、不愿用到熟练用、主动用。目前海南分局现场执法记录工作卓有成效,民警现场执法记录成为执法执勤过程中的一个规范性动作,民警执法现场取证率大大提高,维权意识大大提高,民警执法执勤行为进一步规范。(审核人常文光通讯员李伟)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