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六方神鹰”守护散落在边境的文物古迹

20.11.2015  12:03

  内蒙古:“六方神鹰”守护散落在边境的文物古迹

马背110文物巡逻队

  地处中蒙边境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达茂旗)是历史上漠南漠北的交通要隘和兵家必争之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古城遗址和墓葬群等文物点多达509处。在当地文物保护队员严重匮乏的情况下,马背巡逻队成了达茂旗边防一道独特的风景线。11月3日,内蒙古党政军警企民六方联动深度拓展警民共建保护边疆文化遗产“草原神鹰”工程,在达茂旗达尔汗苏木(镇)启动,力求筑牢边境重点文物古迹保护的安全网。

   六方联动保护边境文物古迹

  11月3日,达茂旗达尔罕公安边防派出所与苏木政府、文管所、草原监理所、三峡新能源都荣风电场、牧民代表联合签订《守望相助打造亮丽北疆暨深度拓展“草原神鹰”工程框架协议》,决定举全苏木之力共同保护散落在边境地区的金长城、汉长城等古文化遗址,六方定期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常态化巡护,以加强边境地区野外文物保护。

  据达茂旗文管所所长乔志杰介绍,达茂旗地处中蒙边境,古城遗址和墓葬群等文物点多达509处,其中5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草原岩画1803幅。“我们文物保护队巡逻的范围广,面临着人员匮乏、老龄化严重,仅有的4人中除了我还年轻一些,其他3人平均年龄56岁。近20年盗墓现象严重,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这里的很多文物都丢了,现在急需动员多方群众共同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乔志杰说。

  为了进一步遏制边境地区盗掘古墓案件的发生,内蒙古文物管理部门与公安边防部队在达茂旗合作开展了“草原神鹰”工程,联合成立马背文物保护队。

   流动警务室监控盗墓者

  达尔罕苏牧额尔登敖包嘎查距离达尔罕边防派出所35公里,辖区文物保护点众多,该地区盗掘文化遗址犯罪作案隐蔽,逃离现场快,这一犯罪特点决定了民警出动必须快速。但路程较远的实际情况制约了民警的出警时间,为此,边防民警在文物点附近牧民家中建立了蒙古包“草原神鹰”流动警务室,利用蒙古包的可流动性,对盗掘案件高发地段进行流动监控。

  据介绍,这里有一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汪古部重要城堡——安答堡子古城,曾经统治内蒙古西部部分地区长达160余年。古城于1997年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丰富的地下宝藏成为不法分子眼中的“肥肉”,纷纷前来掏洞挖宝。

  包头市公安边防支队针对巡逻中存在的困难,经与自治区文物部门协商,警地双方共同出资为文保员、边防战士及治安联防队员配发了价值10万元的摩托车、强光手电、望远镜、防寒面罩等必要装备。当地边防派出所还在盗挖严重的文物保护点建立了9个“草原神鹰”固定警务室和16个流动警务工作站,选派边防民警定期蹲守。

   “包头模式”在全区推广

  初冬的达茂旗达尔罕苏木(镇)哈沙图嘎查(村)安达堡子古城遗址的一处草场,映入眼帘的只有大小不一的盗坑,散落在地上的瓷器碎片、陶器碎块和石板。

  牧民巴雅尔告诉记者:“去年9月份的一天晚上,我家的草场被人掏了两个两米多深的大洞。我当时在家里睡觉,听到黑狗叫了几声,出去的时候已经不见人影。”达尔罕边防派出所副所长吉力图说,他们经常接到群众的举报电话,但是由于路途遥远,当赶到事发地点时大多会扑空。

  为了把损失降到最低,包头市有关部门启动“草原神鹰”工程,跟盗墓者斗智斗勇,自治区文化厅也决定探索建立野外文物保护的“包头模式”。经过半年的成功实践,这一带的盗墓活动得到一定遏制,为此自治区文化厅与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签订《警民共建文化遗产保护“草原神鹰”工程》,将“包头模式”在自治区范围内全面推广。

  由于文物保护点大多在山丘沟壑之中,汽车开不进去,只能骑着马巡逻,文物保护部门就积极与驻地马协会协商,成立了7支以公安边防战士为主体的马背110文物巡护队,对文物保护点进行不定期巡查。

  如今,达茂旗已经形成了“人人是文保员,家家是哨所,村村是战斗队,处处有防范,警民联手保平安”的文物保护新局面,边防民警和当地牧民成了茫茫草原上真正的文物守护者。(文·摄影/本报记者石 尧)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