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共享经济多样化 带来生活新体验

03.03.2018  12:10

  从“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再到现在的“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按摩椅”……共享经济正在从一个新鲜事物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它的理念也深入到各行各业。不经意间,在呼和浩特市各大商场,共享经济早已兴起。

   引进“共享”,带来方便有趣的购物体验

  说起共享经济,如果你只想到以上提及的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那就“Out”了。其实在购物商场中,共享经济远不止这些,放在公共区域里的果汁机、迷你唱吧、按摩椅,甚至连“市集”都被企业划入了这个范畴。

  记者走访我市万达广场、摩尔城、维多利广场等多家购物中心后发现,共享经济所呈现的形态可谓丰富多样。在我市的不少购物中心,消费者可以租借到雨伞、充电宝、婴儿车、轮椅,可以用移动支付的方式使用共享按摩椅;除了共享充电宝外,迷你唱吧也已进驻,而共享咖啡机、果汁机也即将引入。

  采访中记者看到,这些共享设备非常受欢迎,特别是周末购物高峰期,购物中心的共享充电宝、按摩椅使用的人都非常多。

  据我市某购物中心负责人介绍,引入这些共享经济业态主要出于三方面的考量。其一,把闲置资源利用起来。集中利用商场内一些空置的场地,以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其二,直接实现经济收益。与传统商铺出租的收益相比,共享经济虽然收益少,但成本也低,综合效益还是比较可观的。其三,吸引客流。每引进一种业态,其实就是引进一个相对应的社群,例如引进迷你唱吧,就能吸引很多喜欢唱歌的年轻人,从而为商场增加人气。

   “市集”兴起,场地共享也是大势所趋

  采访中记者发现,其实,除了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共享物品”外,在我市的一些大商场中,还有一种共享经济形态正在萌芽——那就是“市集”。尤其是在今年春节前,我市不少商场都推出了“年货市集”,按照购物中心的介绍,所谓“共享市集”就是“拿出场地资源来参与共享的一种方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其实,市集由来已久,去年我市的一些购物中心就已经开始尝试做一些创意市集。据我市某购物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尝试和摸索,现在的创意市集正在逐渐分化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常态型市集;另一种则是非常态型即活动型市集,不定期推出各种主题市集,如春节期间的“年货市集”、六一儿童节期间的“欢乐市集”等。

   创新业态,打造“市集文化

  为什么购物中心开始热衷推出“市集”呢?

  市集亦称“市日”“市场”。旧时为方便人们进行商品交易,以约定俗成的时间确定集日。近年来,传统文化备受都市人们的关注,从高等学府到普通百姓,从大中学生到学前幼儿,传播广泛、热度非凡,回归“”生活的市集活动亦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在众多展现“传统文化”魅力中,“市集”创意成为最能满足当代都市人们购物心理和需求的平台。

  “在市集购物不仅让我的目标性更强,而且优惠力度也不小。”正在某购物中心推出的创意市集中购物的市民张女士对这种经营业态赞不绝口,“以前我要一家家地逛,现在,市集把我要买的东西放在了一起,让我的购物过程更加方便,还一目了然。

  对此,我市某购物中心一名销售人员坦言,每逢市集举行,现场都会非常火爆,商场人流有明显增长。我市某购物中心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对购物中心而言,市集迎合了共享经济的大势,为顾客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购物体验,让市民在名牌大牌之外有更多选择,并且通过市集来带动社群经济,打造“市集文化”。而对年轻的创业者而言,市集能够为他们提供分享、展示与获益的舞台,降低他们的创业成本,对他们下一步发展起到一个非常大的助推作用。

    原标题:首府:共享经济多样化 带来生活新体验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