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和县:乡村尽开文明花

22.09.2015  17:53

   “以前没事干,男人们在家喝酒,成天醉醺醺的;女人们打扑克、麻将,论这长那短,邻里间还时常为些言语闹点矛盾。可现在不一样了,“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以来,村里的文化广场建起来了,活动多了,广场舞跳起来了,道德讲堂一开讲,讲的故事就发生在大家身边,大家去听后受到了不少教育和启发,哪里还有时间去说东议西,扑克麻将更没时间玩了”,这是兴和县白家营村、店子村、古城村、二台子村、张皋村、大同夭村、朱家营村、喇嘛营村、大五号村等村村民的共鸣。

  乡风民风文明建设是兴和县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兴和县农家书屋、农民文化家园、“村村通”、“一事一议”、“十个全覆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学艺术联合会、民间艺术挖掘等建设,完善了《村规民约》,四处挂画了“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宣传标牌,乡村民风文明程度提升效果显著。

  村规民约树新风。“以前花钱乱办酒席成风,什么升学、满月、生日、乔迁各类酒席太多了,都是邻里,低头不见抬头见,放不下脸面,不得不去,赚来的钱大多用在了人情往来的吃酒上。现在大家异口同声地要求把制止乱办酒席纳入村规民约,切实扭转了风气,不受酒席风的干扰了。”朱家营村村民贾珍福说道。

  朱家营村以“改陋习,树新风”为抓手,大力助推美好乡村建设,以计生协会为载体,通过全体村民大会制定了酒席申报制度,除了婚丧嫁娶外,其他任何形式的酒席一律杜绝。由全村党员、村支两委带头遵守,全村村民积极响应,使全村风气有了极大的改善,巩固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全县再没有出现滥办酒席的情况,基本实现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基本的制度支撑。

  兴和县“道德讲堂”宣讲活动进机关、学校、乡村、企业,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春风化雨的方式,讲述百姓身边的“正能量”,共筑中国梦。

  兴和县道德讲堂开展宣讲交流活动4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近两万人,在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凝聚发展力量,助推兴和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今,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在兴和县蔚然成风,村村都在抓卫生、治环境,文化墙、宣传栏、图说价值观进村,处处都是新风尚。(通讯员:吕铎)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