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今年继续稳步推进

28.02.2015  09:42

[ 导读 ]去年以来,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养老服务场所146个,总床位数13328张。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3张。今年,我市还将进一步深化养老机构改革,完善各种养老为老服务,让更多的老年人受益。

  ●深化养老机构改革 ●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 ●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争取实现高龄津贴普惠制●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争取实现高龄津贴普惠制

  去年以来,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养老服务场所146个,总床位数13328张。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3张。今年,我市还将进一步深化养老机构改革,完善各种养老为老服务,让更多的老年人受益。

2014年10月,我市出台了《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接受国务院督查组对养老服务业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得到了督查组的认可和肯定。2014年,我市启动示范性老年公寓项目建设,并列入我市重点民生项目。加快推进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全年计划建设15所,设置床位1402张,目前,已建成7所,封顶4所,开工建设4所。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建设,我市扶持社会力量投资新建养老机构6所,截止2014年底,3所已开工建设,3所正在办理建设手续。

社会化为老服务信息平台搭建工作深入推进。我市积极引导和鼓励福源、日信、仁和等企业和民办非企业机构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着力打造社区为老服务信息平台。平台采用“一键通”紧急救助呼叫系统、社区服务热线电话、门户网站(www.0471sq.com)、“一卡通”便民服务卡智能结算系统等手段,开设9大类、100余项服务功能。信息平台整合各类加盟企业130多家,组建应急服务队伍12支,累计安装电子保姆2380户,发展平台用户5000余户。积极协调国讯富通科技有限公司与福源社区服务信息中心共同打造“12349”便民为老服务平台。

认真做好低收入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工作。2014年,全市共发放高龄津贴3142万元,有26568名高龄老人受益。其中按照自治区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作要求,又将5053名城乡80周岁以上享受低保老人全部纳入高龄津贴发放范围。积极开展敬老优待工作。目前,全市有11.4万名老年人办理了敬老优待证。全年投入91.8万元为38250名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办理了乘坐公交车意外伤害保险。2014年5月1日起,市政府投资建设的旅游景点全部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开放。

今年,我市将突出抓好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全面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形成部门联动机制。成立由老龄办牵头,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工、民管和社区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的配套措施,定期分析研究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落实相关目标任务。制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

深化养老机构改革。积极探索“公建民营”改革。推动公办养老机构向社会延伸服务。2015年要重点推进玉泉区、赛罕区综合福利中心“公建民营”试点,在土左旗打造1—2所“公建民营”模式的敬老院,在武川县打造1所“民办公助”模式的敬老院。加快旗县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2015年在5个旗县续建、新建、改扩建10所幸福院,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

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推动、政策扶持的原则,鼓励扶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兴办养老机构,使之成为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主体。2015年,我市扶持社会力量投资续建、新建养老机构6所,设置床位10800张,力争年内建成1所,开工建设5所。

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积极开展政府购买社区服务工作,通过建设街道为老服务中心、扩大专业为老服务机构、社工组织、社会团体服务面和服务功效、建设完善“12349”便民为老服务信息平台等方式,转变服务模式、充实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今年我市还将争取实现高龄津贴普惠制。同时,争取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让更多的老年人受益。做好第六届敬老“孝星”评选表彰工作。联合市文明办开展呼和浩特市“敬老文明号”创建工作。

[责任编辑:赵钦]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