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科院保护性耕作课题组来呼伦贝尔牙克石市考察

25.08.2015  23:35

  8月24日,内蒙古农科院保护性耕作课题组成员:助理研究员张向前,来呼伦贝尔牙克石市考察关于开展“不同耕作措施对油菜生长发育进程和植株养分吸收积累规律的影响”和“保护性耕作油菜田杂草发生与危害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等项目。

  试验目的及意义:为探索旱作条件下不同耕作措施对油菜生育时期进程、干物质积累、植株营养吸收积累规律、产量性状等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测定不同耕作措施对油菜的生长发育进程、养分积累、产量等指标,进一步反应不同耕作措施对油菜产量影响的优劣,明确耕作措施对干物质积累和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机制,为旱耕地不同耕作措施应用推广和肥料合理的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针对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发生严重、危害加大、种类不明、生长习性不明确等实际生产问题,对保护性耕作油菜农田杂草的发生时间及次数、发生种类与生长习性、发生特点及危害规律等进行明确调查与分析,以研究明确保护性耕作油菜田杂草发生、消长与危害规律,并根据研究分析的杂草发生危害规律,以轮作为基础,化学防控、机械耕作防控、综合防控等防制技术的筛选与应用为主要防治手段,分别筛选防治技术,以便为保护性耕作油菜农田进行杂草综合防控技术创新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