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医疗卫生与计生预算增幅最高
■ 内蒙古 晨报记者 孙鹤 杜柏业
1月30日,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四次会议,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报告指出,2015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953亿元,比2014年实际完成数增加110亿元,增长6%;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4120亿元,比2014年实际支出数增加236亿元,增长6%。
按功能分类安排情况看,安排农林水、粮油物资储备支出的预算最高,达到99.2亿元。从预算增长幅度看,最高的是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的预算支出,比上年增长77.1%,最低的是科技支出,比上年增长0.2%。
另外,安排节能环保、国土海洋气象、资源勘探信息支出预算,比上年减少3.6亿元。减少的原因是增幅下降,主要是列收列支的“两权”价款、矿产资源补偿费减少。
一般公共服务
安排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4.3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5.2亿元,增长38.8%,其中专项资金安排10亿元。增加较多主要是预留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制度改革、提高津补贴标准以及车改(公共交通补贴)资金。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2015年基本公用经费继续保持零增长,专项业务费压减5%。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
公共安全和国防
安排公共安全和国防支出38.9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8351万元,增长2.2%,其中专项资金安排17.7亿元。深化平安内蒙古建设,推进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按照国家政策安排军队、武警经费;支持开展反恐、应急维稳等各种专项行动,确保社会安定、边疆安宁。
教育
安排教育支出90.6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23.4亿元,增长34.8%,其中专项资金安排62.4亿元。合理配置义务教育教学资源,全面改善农村牧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切实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完善高等教育拨款制度,促进内涵式发展。支持民族教育、民办教育、特殊教育发展。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助学金等资助政策。支持校园足球等相关事业,促进足球事业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