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十三五”时期力争建成旅游经济强区

01.07.2016  15:16

新闻发布会现场

  6月30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自治区旅游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就自治区旅游业“十二五”发展总体情况及“十三五”发展目标,如何实现草原文化旅游大区并向旅游经济强区迈进,自治区大众旅游、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

   问题一: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我想请问一下,大众旅游的特点是什么?内蒙古发展大众旅游有哪些优势?

   自治区旅游局局长 魏国楠: 经过改革开放36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旅游需求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生活需求的基本内容,并正在成为人们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和基本权利。经济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旅游进入大众化日常性普遍消费阶段。当前,我国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正处于旅游消费需求爆发式增长时期。大众旅游时代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旅游消费的大众化、常态化;二是旅游就业和创业的大众化;三是对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话题的关注社会化;四是互联网、高铁等为代表的大众科技与旅游结合日益紧密;五是旅游投资的大众化;六是在国内旅游大众化之后,出境旅游业迅速大众化。可以说,在汽车、房地产等产业之后,旅游业是难得的具备“五个全”大众特征(全社会消费、全社会投资、全社会贡献、全世界交流、全要素全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

  从数据上来看,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国民人均出游2.98次,旅游收入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这无不证明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也折射出民众对外出旅游的热衷。另外,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的表述。这不仅是我国连续第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旅游,也是第一次将旅游产业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基础,整体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依此来看,我国旅游业已被纳入国家战略体系范畴,国家从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高度,把旅游业当作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来重点培育,突出发展。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确实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时代”。

  内蒙古发展大众旅游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内蒙古地域广袤、区位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具备旅游业大发展的条件。二是“十二五”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日益加强,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9年自治区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2013年将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提高到3亿元,成立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但旅游业发展定位跃上一个新台阶,还是2013年“8337”发展思路提出把内蒙古建设成为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之后,旅游基地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基地”之一被明确提出来并强力推进,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全区旅游系统的积极性。今年6月,自治区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加快旅游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当前,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思路、格局和态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内蒙古旅游在国家的地位迅速提升,各盟市、旗县党委政府对旅游业的认识和支持日益加强,旅游系统的自信心、凝聚力和干劲空前提高,旅游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不断创新,旅游业发展指标和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高速增长。内蒙古旅游业发展形势可谓焕然一新。三是目前全区旅游业的发展成绩。以2015年为例,接待旅游者8542.61万人次,同比增长12.67%。国内旅游人数8381.83万人次,同比增长13.04%;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257.1亿元,同比增长25.03%,国内旅游收入2193.77亿元,同比增长25.72%。旅游业对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明显增强,旅游收入对GDP的综合贡献率为11.8%,对第三产业的综合贡献率为31%,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综合贡献率为37%;旅游投资完成332亿元,同比增长29%;旅游行业直接、间接就业165万人,分别占全社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10.52%和26.54%。

   问题二:旅游市场秩序一直是被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内蒙古目前旅游市场的秩序如何?自治区旅游局采取了哪些措施开展旅游市场的专项整治,推进全区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文明旅游发展?

   自治区旅游局质量管理处副处长 杨建华: 内蒙古旅游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旅游市场秩序问题,专门对全区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进行了部署,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主要有:联合工商、物价、交通等有关部门开展了联合执法,在察右中旗开展了旅游管理综合执法试点,组织开展不合理低价和不文明旅游专项治理活动等,经过综合治理、专项整治,有效维护了旅游市场秩序,全区旅游市场秩序总体良好。

  去年,内蒙古旅游局共受理旅游投诉263起,比上年减少257起。结案255起,结案率97%。为游客退赔损失46.99万元。其中,投诉旅行社及导游人员162起,占61.6%,比上年减少62起;投诉旅游景区81起,占30.8%,比上年减少137起;投诉旅游饭店8起,占3%,比上年减少24起;投诉购物、餐饮等其它设施11起,占4%,比上年减少33起。未发生在全国范围内影响较大的旅游投诉事件。

  今年以来,以全区旅游市场秩序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内蒙古旅游局将重点围绕市场秩序整顿、旅游安全和文明旅游等,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化旅游行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推行旅行社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工作,放开旅行社设立服务网点政策限制;改革导游管理体制,取消导游年审,试行特聘导游和特色导游工作,探索导游薪酬改革,积极推行导游人员综合保险;加强旅游标准化工作,引领和规范旅游管理与服务,减少投诉和纠纷。二是提高旅游产品品质,创建旅游品牌。以提质增效为主线,积极推动旅游业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和效益型增长转变,引导旅游企业做大做强,实现转型升级。三是建立旅游行业综合监管长效机制。建立旅游发展委员会,加强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职能;推动重点地区设立旅游警察(目前伊金霍洛旗、克什克腾旗都已建立)、旅游巡回法庭和旅游工商分局;采取重点时段、重点环节与日常检查相结合,依法治理旅游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强制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四是进一步提升文明旅游水平,建立文明旅游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调动各部门积极性,形成文明旅游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格局。组织开展各项文明旅游公益活动。落实好《游客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加大对游客不文明行为治理力度。认真实施《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管理办法(试行)》,推行旅游企业诚信经营公示制度。五是加强旅游安全工作,制定并实施《旅游安全管理办法》,加强部门合作,加大对旅游安全责任事故的惩戒力度。强化旅游企业风险意识,继续推行旅行社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试行旅游景区责任保险和综合意外保险。

   问题三:当前,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内蒙古不少地方的农牧民依托农家乐、牧家乐拓宽了增收渠道,那么自治区旅游部门如何来规范和完善自治区的乡村旅游,同时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旅游产业的扶贫、富民?

   自治区旅游局局长 魏国楠: 回答问题之前,我先列举一些内蒙古乡村旅游发展的数字:截止2015年底,内蒙古创建国家和自治区级休闲农牧业与乡村、牧区旅游示范县19个,其中国区贫旗县10个;创建示范点82个,其中国区贫旗县32个。目前,乡村牧区旅游接待户总数为4200户,涉及576个村,其中294个村属于57个国贫、区贫旗县,占开展乡村牧区旅游村总量的51%。全区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3万人,间接拉动50万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近5万人。2015年全区脱贫约18万人,其中旅游脱贫3.2万人,占17.8%。旅游扶贫以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带动作用,发挥着日益显著的重要作用。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以“十个全覆盖”工程为契机,与旅游扶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十个全覆盖”+乡村牧区旅游的扶贫、富民发展模式,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具体而言:一要摸底调查,找准目标。对自治区建档立卡贫困村和“十个全覆盖”村进行乡村旅游摸底调查和筛选。首先选择旅游资源条件好、交通区位条件好、地方政府重视、发展潜力大的村落(嘎查)开展乡村牧区旅游,然后逐步推进。我们现已选定182个建档立卡村,下一步重点推动“十个全覆盖”村落(嘎查)发展乡村牧区旅游。二要明确任务,做好规划和指导。用科学规划引领旅游扶贫村的建设,加大专业指导力度;指导创建星级接待户,创建内蒙古特色民宿和“旅游休闲示范乡村”等品牌。三要在资金上进行支持。通过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和自治区的旅游发展资金,集中支持旅游扶贫村和“十个全覆盖”村发展乡村牧区旅游。四要完善旅游服务要素。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同步建设并完善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游览标识系统,在便民超市增设旅游商品专柜。五要引导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做到一村一品、一户一色。支持发展庄园式旅游村和庭园旅游。六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引导客源市场,让更多的游客走进“十个全覆盖”的旅游村和脱贫致富的旅游村。七要加大培训,培养“乡村旅游模范村、乡村旅游模范户、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

   问题四: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滞后一直是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比如如厕难、停车难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各级旅游部门如何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共同推进全区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改善旅游服务环境、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自治区旅游局规划发展处 姚文军: 对于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内蒙古旅游局一直积极与交通、建设等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做好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建设。我们与交通厅联合编制了《“十三五”旅游公路建设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旅游公路建设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规划的实施,使旅游公路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完善。二是根据自驾车旅游的需要,建设功能完善的公路沿线的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包括游客中转服务站,救护系统,我们将在已经建设的十几个自驾车营地的基础上,再支持旅游企业建设一批自驾车营地。三是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争取交通厅支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希望实现以国省干线为主骨架的旅游干线网络,提高通往景区公路的等级,二级以上的公路达到80%。在大旅游区、旅游集散城市增加高速公路接口,实现自治区品牌景区和部分精品旅游景区都有高速公路连接等等建设目标。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结合景区资源禀赋和旅游需要,在不影响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在公路两侧合理设置景观台。高速公路服务区除具备住宿、停车、休息、厕所、餐饮、加油等通用功能外,80%服务区配套旅游服务及景区宣传等设施和功能。四是争取发改委、财政的支持,在公路沿线建设景区引导标识牌,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牌引导体系;并加强农村牧区旅游农家乐、牧家乐的标识牌导览等统一建设。五是在2015年新建扩建772座旅游厕所的基础上,2016年再新建、扩建1000个旅游厕所。特别是公路沿线旅游厕所的建设与加油站的建设结合起来。支持盟市、旗县旅游部门在主要旅游通道上建立游客服务中心,呼伦贝尔市的十二个驿站即游客服务中心值得在全区推广。六是与商务厅、国土厅、交通厅以及各盟市、旗县地方政府协调配合,共同治理旅游公路加油站附属服务设施差,管理水平低的问题,增设为游客服务的功能。使国道、省道沿线的旅游服务有一个大变化。 

   问题五:除了传统的大草原、大森林、大沙漠、大湖泊外,近几年内蒙古新增的旅游亮点有哪些?未来,如何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发挥沿边区位优势,创新机制,推动对俄、蒙的跨境旅游合作?

   自治区旅游局局长魏国楠: 除了传统的大草原、大沙漠、大湖泊,近几年内蒙古旅游亮点倍增,我给各位推介一下:一是旅游新业态发展迅速。自驾车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康体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等不断开发,逐步引导旅游业态向多元化发展。指导各盟市积极推进了自驾车旅游线路建设,通辽科尔沁500公里文化旅游风景大道走在了全区前列。2015年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恩格贝沙漠生态旅游区),全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达到3个;推荐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满洲里国门2个红色旅游景区创建全国红色旅游基地;与发改委、财政厅、宣传部联合推荐阿荣旗抗联英雄园等5家红色旅游景区申报全国第三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赤峰市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成为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指导阿荣旗创建成为全国首批乡村旅游创客基地。二是节庆旅游活动丰富多彩:成功举办5·19中国旅游日、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内蒙古草原旅游那达慕、内蒙古冰雪旅游那达慕、中俄蒙(满洲里)冰雪旅游节等20多个旅游节庆活动。三是精心打造冬季旅游产品,安排项目补助资金1800万元,支持冬捕、营地、温泉、滑雪、雪村以及家庭游项目,丰富了冬季旅游内容,特别是精品线路上的冬季家庭游逐步升温,冬季家庭接待户开业数量较去年增加一倍多,设施设备逐步完善,特色民族活动深受游客喜爱。2015年冬季旅游收入突破500亿元,增长30%。冬季旅游发展较快的盟市是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赤峰、兴安盟以及满洲里市。四是旅游商品开发特色突出。积极打造“内蒙古博乐歌”旅游商品品牌,评选出“内蒙古博乐歌”旅游商品30个,推出旅游商品精品名单60个,指导建设旅游商品研发基地5个。在国家旅游局主办的2015年中国旅游商品“百佳十强”遴选活动中,内蒙古有4项商品入选。2015年旅游商品消费超过旅游总消费的20%,跃升为第一消费。五是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旅游产品。内蒙古特有的民族特点,蒙古族民族风情旅游、三少民族以及俄罗斯民族风情旅游;六是文化旅游产品。有一大批具有历史深度、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的精品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我们重点打造了草原、长城、黄河、边境、冰雪、沙漠等6条国内知名的文化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再就是我下面要回答记者朋友的跨境旅游产品。近几年,旅游在外交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内蒙古与俄罗斯和蒙古国有4261公里的边境线,有16个国家级对外开放的口岸,其中对俄口岸4个,对蒙口岸9个,3个国际航空口岸。3个对俄口岸、5个对蒙口岸开通了边境旅游业务。现有边境旅游线路21条(对俄6条,对蒙15条)。现有旅行社956家,组团社66家,边境游旅行社41家(对俄19家,对蒙22家),发展对俄对蒙跨境旅游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和发展基础。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充分发挥内蒙古毗邻俄、蒙优势,积极把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建设中俄蒙经济走廊的战略机遇,主动作为,积极推进,中俄蒙跨境旅游合作取得显著成效,我们建立中俄蒙三国五地旅游联席会议制度,推动成立了“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促成了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的举办,使中俄蒙跨境旅游合作迈上了新台阶。今年,内蒙古将继续加大中俄蒙旅游合作力度,一是认真做好即将在内蒙古举办的中俄蒙三国旅游部长会议、“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成立大会的承办工作,向国内外展示内蒙古旅游良好形象。二是深化开展中俄蒙地区间合作。牵头做好国家旅游局关于中国十大国际旅游品牌线路“茶叶之路”的品牌基础线路编制与开发工作。组织参加莫斯科国际旅游展、蒙古国国际旅游展、伊尔库茨克旅游展等,参加第三次中俄蒙三国五地旅游联席会议,组织中蒙俄“万里茶道”相识之旅前期考察,开展中俄蒙“万里茶道”相识之旅、探访之旅。三是组织中俄蒙青少年夏令营互访交流活动。四是开通跨境旅游线路,主要有“茶叶之路满洲里—西伯利亚号”赴俄旅游专列、“茶叶之路—二连浩特号”赴蒙古国旅游专列,支持旅行社开发呼和浩特—乌兰巴托—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跨中俄蒙三国旅游线路,开发从策克—二连浩特—满洲里出入境的两条中俄蒙自驾游大环线,室韦—黑山头、满洲里—阿日哈沙特、额布都格—阿尔山、满都拉—甘其毛都等区域自驾游小环线。五是支持满洲里、二连浩特、阿尔山、额布都格、甘其毛都、满都拉等口岸开展跨境旅游区建设,实地指导,项目投入,争取列入自治区、国家项目等。六是做好与俄蒙旅游企业人才交流培训,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落实国家政策,推动解决制约内蒙古边境旅游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把国家优惠政策用好。(富丽娟)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