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区情确保内蒙古“十三五”规划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有机衔接

13.11.2015  09:26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之年。今年上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和贵州调研时分别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要系统谋划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发展;“十三五”时期是我们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要聚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既定目标,着眼于我国未来5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既不能脱离实际、提过高的目标和要求,也不能囿于一时困难和问题而缩手缩脚。王君书记在研究自治区“十三五”规划编制总体思路专题会议上指出,要立足我区欠发达地区、边疆民族地区、资源富集地区的基本区情,全面研究、科学谋划“十三五”期间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努力在经济总量上台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攻坚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要切实搞好统筹协调,保证我区的规划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机衔接。这些论断和要求,对于我们分析研究“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态势和重点方向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战略部署,根据内蒙古的发展基础和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要求,内蒙古“十三五”规划中经济发展方面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补短板,确保内蒙古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是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内蒙古在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基础和成绩。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全面”二字,小康社会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骨头”也往往被留在最后。目前,内蒙古农村牧区实施了“十个全覆盖”工程,这为内蒙古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我们还需要继续抓住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和短板,持续发力,攻坚克难,努力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突破。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牧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地区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地实策,按照突出产业发展、体现地方特色、选准产业项目、形成产业优势,扶持农村牧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根据各地区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情况,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地方“龙头”企业,使当地农牧民拥有获得稳定增收致富的项目。此外,还应大力挖掘旅游资源,培育特色生态农牧业,发展生态、乡村、牧区、休闲旅游,使其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促转型,保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2015年上半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424.9亿元,同比增长7%,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新常态要求我们改变追求GDP增速的思维定势,摆脱单纯扩规模、提速度、拼资源的路径依赖,但我们决不能把新常态仅仅看作速度状态,简单地理解为经济下行。把经济新常态仅仅理解为数量增减,是形而上学的发展观。经济下滑将给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严重的不良结果。比如,市场预期越来越低迷,财政收入增长受到影响,投资资金要素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产业转型的动力越来越弱,创新发展的进程不可持续等。新常态是包括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发展动力结构等在内的多方面的深刻转变,它的目标是即使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又要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推动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如果只是调低增速,这不是新常态;只有放缓没有提升,这也不是新常态。所以我们不应该把经济发展新常态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滑,而是应该在“十三五”时期使内蒙古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内,在经济运行的上下限之间正常波动。

  新常态下,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根本还是要靠发展,发展必须要有合理的增长速度。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扭住发展这个“牛鼻子”不放,努力保持调结构与稳增长之间的平衡,在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前提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切莫让增长速度跌出合理区间。内蒙古地域辽阔、资源富集、文化深厚,向北开放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潜力,发展空间较大。我们应主动引领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改造提升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的传统产业是今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对传统产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改造提升,经过互联网改造后的在线化、数据化、智能化,能够进一步挖掘传统产业潜力,获得巨大增长效应。此外,还应持续化解过剩产能,淘汰低效落后的企业,倒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为节能环保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找亮点,寻求支撑内蒙古中长期经济发展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十三五”规划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对内蒙古今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将会对内蒙古经济增长具有长期持久的推动作用。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科技创新加速推进。从国家层面来看,2015年全国经济增速回落有望触底回升,“十三五”时期将有可能迎来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但并不是重复过去的高速增长,而是要加快走效益和质量优先之路,更好地实现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有机结合。目前,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不断涌现,但是大多都没有成气候、体量较小,满天繁星但无明月,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还不足以弥补传统经济增长动力缺失的部分。当前,内蒙古也正处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阶段,既伴随阵痛,又充满希望,经济增长动力正在从传统的投资拉动转向投资和消费协同拉动,经济增长动力正在从高污染、高耗能行业转向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据自治区发改委的资料显示,2015年上半年内蒙古高新技术、有色、装备制造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实现较快增长,这几个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3%,比上年同期提高12.6个百分点;能源和化学工业增长放缓,这两个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3.1%,比上年同期下降17.8个百分点。

  “十三五”时期,内蒙古应继续瞄准国家重大的新的发展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具有现代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体系,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云计算、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适合自己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对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推广应用新的产业技术,研发和集成先进技术,为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比如,在新能源方面,据专家们预测,未来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化石能源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顶峰,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现代生物质能的占比将不断增加,并在今后一定的时期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或将超过60%。内蒙古应通过重大工程实施,继续示范实验一批已经有一定积累推广经验的先进能源技术,如规模化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大型电力储能技术和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页岩气开采与利用技术、特高压输电技术。通过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为契机,集中攻关一批国内先进的能源领域核心技术,如太阳能、风能转换新原理与新技术,集收集、储能、发电于一体的光伏材料体系,能源植物(现代生物质能)的选育与种植技术等。以生态文明建设、低碳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城镇化发展、节能生态智慧城市建设等重大需求为牵引,选择一批较成熟的节能和清洁能源技术,重点开展系统集成、优化以及实用化的研发工作,并推广应用,如工业节能技术、节能生态智能建筑技术、高效清洁煤利用技术等。

   强基础,为内蒙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当前,内蒙古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特高压电网、生态保护和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投资缺口较大、投资需求潜力巨大。应加大城际高铁、城市地铁和轻轨、口岸铁路、农村牧区公路、支线机场、通用机场、特高压电网、节水灌溉工程以及城市地下管网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棚户区、城中村等方面建设力度。应用智慧城市理念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把技术和人有机结合,建立城市智慧管理系统,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促进城市生产、流通、服务高效运作,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形成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宽带、无线互联网、云计算中心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基础设施”将成为投资的一个重要领域。改革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办法,形成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可持续融资渠道,探索成立基础设施长期建设基金,把基础设施融资从银行贷款中转移出来。这样既能降低基础设施融资成本,也能更好地让全社会监督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作者 赵杰 单位:内蒙古社科联)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