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博物院@你 用新媒体“连接”古今

17.05.2018  11:53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511285

    新华网呼和浩特5月16日电(徐梅)“希望通过直播、微信等新的媒体社交方式来讲解,来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让走进博物馆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内蒙古博物院院长陈永志表示,要通过超级连接,让博物院里的文物“”起来。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内蒙古博物院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通过多项活动突出展示“超级连接”博物馆。

     展厅新升级——让文物会“说话

    为了解读内蒙古的历史文化,发挥博物馆教育、展示等功能,内蒙古博物院已完成了全新历史文化民俗陈列的展厅设计和布展。博物馆里的部分藏品数字化,为部分展览增添了新媒体元素,用新媒体的藏品阐释手段,从而吸引核心观众以外的群体,“连接” 新的观众。

    新改造后的展厅有6个,其中《天骄蒙古》《北疆桦歌》《草原丰碑》3个基本陈列,分别展示蒙古族历史文化、内蒙古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和内蒙古革命历史;《文明曙光》《边关岁月》《大辽契丹》3个专题陈列,分别呈现内蒙古地区史前与青铜时代历史文化,战国、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历史文化以及辽、金历史文化。

    新升级改造的展厅如一条历史的“时空隧道”。在这条“隧道”中有一些新媒体的数字文物陈列在展厅中,观众轻点屏幕可以将数字文物从任意角度放大、缩小和旋转,从而更直接地触摸到文物、感知历史,真正让观众体验到文物“” 起来。一些数字文物下方有二维码,扫描后可以从手机上了解文物的相关资料。

     博物发言人——让文物“”起来

    国际博物馆日当日,内蒙古博物院上线“博物发言人”教育项目,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形式,邀请知名专家和展厅策展人,逐一解读新陈列中的民族基因和文物密码。

    “博物发言人”第一期从《大辽契丹》展厅讲起。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孙璐,将通过直播平台为公众讲解契丹历史,文物故事、考古趣闻,线上互动同步展开。

    《大辽契丹》是内蒙古博物院在国际博物日推出的主题展览。展厅展陈布置极具现代化,科技感强,给观众带来全新体验。展览共展出了170多件套文物,采用全方位、多角度、数字化的展示手段,让观众无限接近历史真相,直观感受历史事件。同时观众还可以看到电影《寻龙诀》中彩棺的真身——吐尔基山辽墓彩棺。

     明星“客服”上线—— 随时随地互联

    陈永志介绍,内蒙古博物院社会教育部微信公众号将在世界博物馆日上线“问·物无声”活动。博物馆明星“客服”也同步上线,实时为公众解答在参观博物院时遇到的疑问。不论公众用何种语言,问题有多“奇葩”,后台都有数十名讲解员即时解答。

    工作人员介绍,参与提问的方法很简单,公众只需关注“内蒙古博物院社会教育部”公众号,在主页面菜单中选择“我要提问”按钮就可以参与提问。

     流动数字博物馆——实现面对面连接

    内蒙古博物院流动数字博物馆展车巡展于5月18日启动,观众可以登上展车观看数字展览,感受到数字化文物带来的震撼体验。 流动数字博物馆大量采用触摸屏技术和AR增强现实技术,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及3D模型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让3D数字文物的细节分毫毕现。

    启动仪式之后,流动数字博物馆展车会奔赴内蒙古东部地区展开为期数月的基层数字文物展示及社会教育活动,内蒙古博物院希望通过这样的新方式连接到更多基层群众,也能寻找到更多偏远地区的新公众。

    据了解,巡展的流动数字博物馆车是内蒙古博物院历时三年打造的全国第一辆全数字化、高集成度的流动博物馆巡展车。流动数字博物馆装载的是3D高清数字文物,既保证了实体文物的安全性,又提高了珍贵文物的展出率,即便是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深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也能走到百姓身边。

     行走中的博物馆—— 连接学校课堂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内蒙古博物院会在呼和浩特市新华小学校开设一节博物馆主题课,普及博物馆常识,讲述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2015年,内蒙古博物院推出“行走中的博物馆”教育项目,博物院依托馆藏文物优势和民族地区特色,通过教师授课与演示、现场互动、实物鉴赏等方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与创新能力。让历史文化走到青少年身边,加深学生对自然科技、人文历史的了解。

    陈永志表示, 内蒙古博物院希望通过各种新技术、新媒体的连接,能让更多人享受内蒙古博物院的文博资源。同时充分发挥博物馆作用,连接古今,传播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和内蒙古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