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内蒙古国际荒漠化防治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在阿拉善开幕

20.06.2017  02:11

6月16日,首届内蒙古国际荒漠化防治科技创新高峰论坛在阿拉善盟开幕。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封加平、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白向群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协原副主席、荒漠化防治专家刘恕在开幕式上作“荒漠化防治策略的创新与提升”主题演讲,自治区科技厅厅长李秉荣主持开幕式。自治区人大原副主任张鹤松、中国治沙及沙业协会会长安丰杰、阿拉善盟盟长冯玉臻、副盟长徐景春、自治区科技厅副巡视员云涛、自治区林业厅副巡视员杨俊平、自治区防沙治沙协会会长潘秀峰出席开幕式。

自治区科技厅厅长李秉荣主持论坛开幕式

俄罗斯科学院依·佐恩院士、依维达·莉娜教授,以色列布劳斯坦荒漠研究所奥尔格夫斯基教授、里奥教授,日本沙漠化实践协会会长田刚釟郎,蒙古国农牧业科学院斯·策仁达希教授,蒙古国草原学会德·道日力格苏仁会长等国外专家,田裕钊、王涛、杨文彬、李博生、郭连生、刘钟龄、纪大才等国内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受邀出席论坛。

论坛以“荒漠化防治、产业驱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关于建设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嘱托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总结展示荒漠化防治领域的创新成果,共商荒漠化防治与产业化创新发展大计。

自治区副主席白向群在开幕式上致辞

白向群在致辞中表示,荒漠化是全人类的灾害,是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长期以来,内蒙古各级政府把防沙治沙、植被修复、保护生态放在突出位置,正在走上一条政府主导、依法治沙、科技支撑、企业介入、社会参与的防沙治沙、科学利用沙漠造福人类的新路子。

白向群指出,内蒙古荒漠化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荒漠化防治必须尊重自然、尊重规律,把生态治理、生产发展和居民生活改善有机结合,走产业化牵引的综合治理之路。要实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建设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产业创新为牵引、科技创新为支撑、制度创新为保障的治理体系。

白向群强调,防治荒漠化需要国际社会的精诚合作和国内各行各业的广泛参与,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凝聚共识,集成智慧,为新时期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防治指明方向,勾画蓝图,献计中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在推动互利共赢、明确合作方向、对接发展思路、深化务实合作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荒漠化防治。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在开幕式上致辞

徐南平在致辞中对内蒙古荒漠化防治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近年来,内蒙古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积极探索应用“自然、经济和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建立生态治理、生产发展和当地居民生活富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有效发挥了先行先试的示范带动作用。科技部一直关注内蒙古生态建设工作,2016年,科技部牵头组织的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干部“根在基层”调研组,到内蒙古阿拉善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基层实践活动;并在内蒙古乌兰布和等地区启动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内蒙古干旱荒漠区沙化土地治理与沙产业技术研发与示范”和“荒漠化退化草地治理技术及示范”。

徐南平表示,科技部将持续关注内蒙古的生态建设,通过正在启动实施的“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专项,攻克一系列关键共性技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体系和技术模式,并制订促进生态建设的科技、金融、税收、管理、制度等政策措施。

中国科协原副主席、荒漠化防治专家刘恕

作“荒漠化防治策略的创新与提升”主题演讲

刘恕在演讲中对国际社会与荒漠化抗争40年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回顾。她强调,荒漠化虽受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影响,因时、因地而异,但近期内,贫困和不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导致荒漠化的两种主要驱动力。以“改善生活条件并减少贫困”为目标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公约》创新的理念,以及《荒漠化综合报告》所倡导的遏止荒漠化发展的措施,都是在调查研究和总结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有着独到的见地。我国遭受荒漠化影响的干旱地区,应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结合实际,努力地肩负起历史责任。

论坛召开前夕,论坛组委会组织与会国内外专家学者分别对库布齐和乌兰布和两大沙漠创新治理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就我区荒漠化防治成效与科技创新情况进行了交流指导。据了解,本次论坛为期2天,期间,与会国内外专家、学者将围绕“荒漠化防治、产业驱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主题深刻分析国际与国内荒漠化治理领域的创新经验,分享先进科学理念与技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