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塞外“小岗村”的三次蝶变

12.07.2018  20:45

内蒙古“小岗村”旧貌换新颜。李睿/摄

    在内蒙古自治区,提起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中滩公社(经社改乡,撤乡并镇后,现为河口管委会下辖多个行政村,包括文中出现的下滩村、碾子湾村等,中滩公社、中滩乡已成历史名词),故事多得说不完。1978年,安徽小岗村的“大包干”精神成就了中国的“小岗梦”。几乎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呼和浩特双河镇中滩公社也冲破“大锅饭”的藩篱,在内蒙古自治区率先实行了“分田到户,自主经营”的大胆改革。

    改革开放40载,“塞外小岗村”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等靠要”。从“口粮田”一夜跨过温饱线,从“国贫县”跃升西部“百强县”,从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到逐步迈过富裕坎,“塞外小岗村”三次改革“蝶变”,辛勤的西北庄稼汉在乡村振兴战略上踩下坚实足迹。

    “想当年,人饿得和猪抢糠吃,哪想到开个‘口粮会’,一下子把吃饱饭的路子捅顺了。”在下滩村,改革亲历者中滩公社副主任赵光辉说起40年前土坯房里的‘口粮会’,当年因此而激烈争论的场面仿佛就在眼前……

赵光辉手里拿着40年前的记账本。李睿/摄

   第一次蝶变:“口粮会”“口粮田”,一举跨过温饱线

  芒种将至,在下滩村农田里,春播后的麦子正等待黄河水的哺育。望着碧绿的田野,赵光辉激情难抑,几次向记者倾诉:“咱中滩公社就在黄河和大黑河的冲积扇内,地是好地,水有好水,可当年就是填不饱肚子。那时候,年年是‘三缺’,人缺粮食、地缺种子、牲口缺饲料,每年有一半以上口粮靠国家的返销粮维持。全社有1万6千多人,虽然有5.5万亩的土地,可一亩地才产四五十公斤粮食,1976年到1978年,连续三年没有上缴规定的国家征购粮。还有一个怪现象,说起来真可笑,那就是谁挣的工分多,谁就亏得多,因为打下来的粮食,连籽种口粮都不够,工分成了负值,工分多,亏欠也就多了。这样的结果,社员哪有积极性?原本占尽天时地利的中滩公社成了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公社’。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这里。中滩公社党委班子决定以给社员分配部分“口粮田”的名义,将土地全部划到社员手中。那时的情景,虽然没有小岗村的惊心动魄,但也是担惊受怕,如履薄冰。“听说要分‘口粮田’,村里一下就炸开了锅。”赵光辉深有体会地说,“农村改革探索的艰辛主要是‘人心’。改革试水初期,由于社员思想不统一,有人怕犯错误、担责任,有人担心铆足劲儿种好的庄稼秋收时又给要回去,有人担心如果大田遭了灾会饿肚子、白投入。这些问题,我们当时也捏着一把汗。如何打消大家的顾虑?中滩公社党委班子决定一对一给村民做工作。为了稳定人心,他们郑重承诺,包产到户后粮食打多少都是自己的,只要辛勤劳作,就算遭灾也保障大家的口粮供给。”公社党委这颗“定盘星”还真管用,除2个生产队外,中滩公社其余69个生产队都顺利分到了“口粮田”。

  “分田到户”改革一出,中滩公社各生产队的大田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原本因盐碱化板结的大田,被一锄头一锄头凿开砸碎,铺上沙子,一块一块地加以改造。“连老太太都跪在地里,拿着铲子打碎土坷拉,这样用心用力,种的庄家不丰收才怪了呢!”赵光辉一边说,一边翻开40年前的记账簿。泛黄的账簿上,一行行数字清晰地印刻着农户挥锄砸地的干劲儿:公社总人口,1.6万人;耕地面积,5.5万亩。1978年,人均年收入36元,年产粮食200万公斤;1979年,人均年收入40元,年产粮食347万公斤,上缴国家征购粮16万斤。1983年,人均年收入300元,年产粮食750万公斤,上缴国家征购粮162万公斤。中滩公社摘掉了30年“三缺三靠”的帽子,温饱问题迎刃而解。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