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如何保护好非物质文化的“脐带血”?

07.04.2016  15:58

群体性保护:不忘初心

王晓红来自 兴安盟 科右中旗,师从图什业图王府刺绣最后一位传人张春花学习蒙古族刺绣。现在她和师傅一起来到内蒙古农业大学每天在课堂里学习刺绣的有关知识,她非常享受这难得又珍贵的日子。

非遗传承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传承人群的断裂,文化部在年初正式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把传承人送进高校学习,此项培训也是对团体传承制度的探索。

此种培训方式也引来部分专家的担忧:用当代的文化教育、审美体系来提升古老技艺传承人群的艺术素养与创新能力,会不会使非遗“变异”? 毕竟各项“独门绝技”都有它特定的生存土壤,这种群体性保护是否会对非遗传承带来“保护式破坏”?

“作为我区首批承担培训非遗传承人唯一入选的院校,我们意识到自己肩上责任重大。”毕力格巴图是内蒙古农业大学蒙古族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承担本次培训任务,他很谨慎。在他看来,非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DNA,如同传统文化的“脐带血”,无论怎么传承,这袋“脐带血”都该纯正如初。毕力格巴图毕业于日本京都艺术大学,是内蒙古首位艺术设计学博士。采访过程中,他屡次强调,对传承人的培训是个严肃命题,务必使其“不失其本,不忘初心”。

               

培训方组织大家到内蒙古博物院参观。

培训理念:秉承传统 不失其本

开班第一天,王晓红特别兴奋。在授课教师代表发言时,她听到的培训内容有色彩原理、图案基础、传统设计与现代展示……这不正是她缺乏和期待的吗?

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而独特,蕴含着我区各族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能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各族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对于这次研培,我区文化部门态度审慎。

文化厅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张丽辉拿出了一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计划”。她说:“强基础、拓眼界是教学宗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是培训的首要理念”,这份计划结合我区非遗保护现状和学员以及高校的实际,开设的课程也经过专家们反复斟酌。

培训班上,60位身怀绝技的绣娘走入大学课堂。她们的感受给这次培训提供了真实的注脚。

73岁的陶格日勒是培训班年龄最大的学员。第一天上课,坐在旁边的学员听说她来自 阿拉善 ,就细心向她询问,是否认识阿拉善左旗的一位老奶奶,能用马鬃绕线法绣唐卡。陶格日勒笑着说:“我就是”。学员眼里的这位老奶奶,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学习刺绣,没想到现在成了内蒙古唯一一位马鬃绕线堆绣唐卡的传承人。每天下课后,总有一拨拨学员去她房间求教取经。

实际操作环节,老奶奶总是绣最复杂的绣品。她说:“我要把最复杂的东西做出来给大家看,让更多人知道,我们民族有这么好的东西。”她在家乡招收了12名徒弟,亲手教徒弟们这门技艺,还给徒弟们发工资。“这门手艺,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我的任务就是把它传下去,如果手艺在我身上失传了,我就是整个民族的罪人。”老奶奶一边绣,一边自语,“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哪一天我没有了,可怎么办呢?”这是她的担忧。

姚凤琴来自 鄂尔多斯 市鄂托克前旗,她是蒙古族传统刺绣传承人。绣品多次在各种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这次来参加培训,上课第一天,她就被老师讲的内容深深地吸引,蒙古族刺绣历史,游牧民族变迁的文化……从事蒙古族刺绣大半辈子,她第一次意识到手上小小的绣花针连着蒙古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她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不能让蒙古族传统刺绣失传,传统刺绣能让几百年、几千年以后的人们知道,今天的我们是怎样的生活状态。”为了恪守传统的绣法,她不怕细节上的繁琐,精益求精的习惯性动作,让左手指看起来有明显的“波浪”,右手指不一样。

姚凤琴认为,老艺人们学习新的知识和传承传统技艺是不冲突的,蒙古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如今都驾驶小汽车了,民族的图腾和传统文化并没有变。但是她坚持认为,她所传承的蒙古族传统刺绣,必定做到原汁原味。

郑宏奎是一位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研究学者,在培训班上拿 手机 抓拍到一张图片,是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对话。一位是三代王府绣娘张春花,另一位是蒙古族图案教育领军人物阿木尔巴图先生,这两位在各自的领域都是大师级别。郑宏奎将这张照片发在微信朋友圈,取名为“高山和大海的对话”。郑宏奎认为,这次培训绝对是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博士们需要原汁原味的技艺,传承人通过博士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认知和文艺鉴赏水平。而郑宏奎自己,在给学员们讲课时,主要讲述了匈奴以及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为蒙古族刺绣传承人学员清晰解读了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的分类和现状。

张春花在给学员讲解刺绣针法。

基础课之外,学校组织学员们参观内蒙古博物院、蒙古族服饰特色店,还会安排他们去看看一些特色公司是如何运营的。郑宏奎认为,让这些走出家乡的非遗传承人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们更会明白自己能在何处与众不同,更能促进他们自觉传承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

日前,我区已经做好今年的培训计划,仅2016年就要对非遗传承人进行5期培训,培训的项目还有蒙古族服饰、蒙古族拉线乐器制作技艺、头饰与配饰、剪纸。

学员在课堂上现场刺绣。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白鹤等万余只候鸟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9日电(记者王靖)金秋十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