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责圆梦】内蒙古建材院的“地下工作者”们

13.02.2015  11:56

  原标题:建材院的“地下工作者”们

  ——记自治区建材产品质量检验院水泥物理性能检验室

  在内蒙古的质监队伍里,建材院水泥物理性能检验室的工作人员们戏称自己是“地下工作者”。因为水泥的物理性能检测试验对环境条件要求极为特殊,实验室必须设在地下二层,所以他们需要常年工作在地下室。在这里,他们为全区的水泥质量把关。

  张欣,水泥物检室主任,不仅是试验能手,更是该检测领域的权威专家。

  水泥实验室常年阴冷潮湿,全年相对湿度平均在50%以上,到了雨季更是高达90%。一些年龄偏大、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作人员都相继调离了物检室,张欣却在这里一干就是30多年。

  外表柔弱的张欣做起试验来一直都是精、快、准,特别是一些仲裁检验,她都亲自上手,反复试验,以保证仲裁数据的公正,准确。

  每年年初,物检室都要与企业做大量的量值对比试验,对存在争议的数据,她都会把样品送到国家建材院做对比。多年来,水泥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准确度在逐年提升,获得了企业的一致认可。如今,当水泥生产企业与用户对水泥物理性能指标产生分歧时,水泥实验室的检测数据可直接作为仲裁结果。

  除了女将张欣,水泥实验室还有6朵铿锵玫瑰。这6个女孩儿走出大学校门后就走进建材院物检室,从事水泥物理性能检测。

  七八月份,女孩子们都穿上了美丽的裙衫。而她们却穿着厚厚的工衣和靴子,在地下室一待就是一天。夏天的地下室湿度比冬天还要大,即使穿这么多,一样感觉阴冷。物检室的检验人员大都患上了关节痛、腰痛、风湿等疾病。水泥检验样品都是粉末状,试验中她们都戴着10几层的口罩,可粉尘还是会吸附在皮肤上,因为水泥原料有放射性,她们不同程度患上了皮肤过敏,鼻炎等疾病。年纪轻轻就得忍受这些病痛的折磨,但她们没有一个人抱怨,也没有一个人调离工作岗位。

  每一个水泥样品的物理性能检测至少需要八千克的样品,也就是8公斤,这样的样品筒她们每天要在不同的检测实验室拎来拎去传递至少30次。

  水泥物理检测的另一个性能是凝结时间,凝结时间是直接关系工程建设进度的重要指标,仅这一个指标的检测过程就长达10小时。在初凝时间临近时,检验人员需要每5分钟测量一次,在终凝时间临近时,需要每15分钟测量一次。所以这一项目的检验人员不仅每天得早来晚走,还需要在午餐和午休时间做试验。检测人员施玉清和佟海燕等人从来不去单位食堂吃午餐,为省时间,他们几乎每天都是吃自带的快餐。

  物检室里自封为“水泥匠”的是小伙子李耀鑫和权浩宁,他们负责检验水泥强度。之所以给自己这么一个封号,是因为他们在做水泥成型实验时就像建筑工人在和泥,但他们和泥绝不敢跟着感觉走。他们说,国家标准对成型检测有着严格的要求,成型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全体检验人员持之不懈的努力下,国家质检总局每年组织的水泥品质指标大对比中,水泥物检室年年都是合格单位。(温茂)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