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抽查网售羊绒制品合格率不足五成
图为质监执法人员对网上购买的羊绒制品进行登记编号。田伟摄
图为质检公告。内蒙古质监局提供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3月1日电 (张瑾娴 乌瑶)1日,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外公布:通过两次专项抽查,网售标称产地为“内蒙古”的羊绒制品合格率不足五成。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称“内蒙古质监局”)先后两次针对网络电商平台销售的标称产地为“内蒙古”的羊绒制品开展了专项监督抽查,合格率分别为35.7%和46.2%。
两次抽查表明,部分网上销售的“内蒙古羊绒制品”,存在伪造产地、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严重质量问题。其中,仿冒“鄂尔多斯”商标现象严重。同时也暴露了电子商务平台自身管理的突出问题。
2015年9月,内蒙古质监局组织相关部门抽查了天猫、京东两个电子商务平台14批次产品。经检验,合格5批次,不合格9批次,合格率仅为35.7%。其中羊绒含量不合格4批次,标识不合格6批次(其中APC高端羊绒衫标识和纤维含量均不合格)。
2015年12月,该局再次以“神秘买家”方式,从淘宝、天猫、京东、当当、1号店和拍拍六个电商平台抽取了130家销售店的130个批次羊绒制品。检验结果显示,130家企业生产的130批次产品中60批次实物质量(即羊绒含量)合格,抽查合格率为46.2%,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53.8%。
记者了解到,上述两次抽查的合格率均远低于线下产品抽查合格率。对此,内蒙古质监局通过生产地追溯、查处监管、与电商平台联动等措施进行了整治。
针对呼和浩特市区的12家不合格产品销售网店,内蒙古质监局于2016年春节期间进行了查找。目前,10家网店经营者被找到,并接受了调查处理;另外2家网店为虚假标注地址,真实地址为河北省邢台市。内蒙古质监局已向当地质监部门发出协查函,将联手对不法商家进行查处。(完)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