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旅游业在转型中做优做强

15.07.2015  11:08

新常态下,作为经济新增长点的内蒙古旅游业,正以接待人数和总收入超过10%和20%的速度,开辟旅游业发展的新天地。

乘数效应决定产业地位

“2014年,我区旅游业总收入1805.29亿元,相当于自治区GDP的10.16%、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7.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12%。”这份来自自治区旅游局统计年度报告的旅游经济表现令人震撼。

综合性强、关联度高、产业链长,成就了我区旅游业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大产业的地位:2002年,旅游业被确定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2007年,被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12年,把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2013年,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把我区建设成为“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使旅游业上升到自治区战略层面。

可以肯定地说,我区旅游业正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14年,7581万人的旅游总人数,是2000年的10倍;1805.29亿元的旅游业总收入,是2000年的40倍。

民生效应彰显产业活力

据悉, 呼伦贝尔 市陈巴尔虎旗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游牧人家”牧户游项目,率先开发应用了智慧旅游系统,帮助牧民对接市场。包括陈巴尔虎旗在内的我区各地都已清醒地认识到,旅游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惠民生”,乡村旅游不仅是农村牧区脱贫致富的新产业,也是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一时间,在全国和自治区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旗)、示范点的引领示范下,城市近郊型、景区依托型、古镇村落型、田园风光型、传统民俗型等多种类型的乡村旅游遍地开花。

目前,我区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旗)5个、示范点13家。创建自治区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旗)11个、示范点49家。全区农牧家乐接待户超过3500家,其中评定星级接待户381家,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

提质增效呼唤转型升级

新常态下,旅游业发展就是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据介绍,为推进融合发展,拓展旅游发展空间,我区正在研究出台《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意见》,其重点为——

与文化融合,着力培育打造一批高品位、有特色的文化创意景区、历史文化街区,大力发展文化观光、文化体验、旅游演艺等产业;

与城建融合,规划建设一批旅游名城名镇名村名街;

科技 融合,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提高演艺节目效果;

与交通融合,全面打通海陆空通道,让游客进得来、出得去;

与体育融合,积极开发足球、曲棍球、健身跑、健步走、自行车、沙漠运动、登山攀岩、射击射箭、马术、极限运动等体育旅游产品。

同时,品牌创建工程、旅游富民(扶贫)工程、市场营销工程、智慧旅游工程、行业管理创新工程、旅游文化提升工程、旅游交通建设工程、城镇旅游化改造工程、旅游商品开发营销工程、旅游人才开发工程十大工程正在全力推动。

我区旅游业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到2017年,基本建成草原文化旅游大区并向旅游经济强区迈进。到2020年,基本建成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文/日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