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林科院达拉特科研基地设施完备运行良好

08.12.2014  14:36
 

林业厅政府网12月8日讯  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达拉特科研基地是林科院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林科院对外合作、项目实施、科研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平台和实力体现。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达拉特科研基地初步建立了“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已建成为科研设施和服务功能相对最完备的一个科研基地,为各项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和全面的管理服务。

科研基地是林科院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科研平台,该基地总占地面积三千多亩,有772平方米集办公与住宿为一体的二层小楼,含客房、学术报告厅、会议室、餐厅等。学术报告厅面积120平方米,室内配有多媒体投影和会议声控系统。5个实验室,内有人工气候箱等20台仪器设备,可基本满足基地常规的分析试验需要。10M宽带直达每个客房,充分满足了科研信息的高效获取传递。电力供暖系统保障了冬季寒冷天气设备照常运行、试验工作不间断进行。自来水水源供给系统,极大地提升了基地的工作和生活质量,为绿化养护用水提供了水源,节约了成本。10.2公里四级公路的建成也实现了基地连接解柴线和达旗市区的道路黑色化,交通状况良好。基地各项基础设施及生产设施完备,特别是近几年,达拉特科研基地的条件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增强了林科院科技研究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基地从初建至今已有12年,在构筑科技创新平台、稳定基础研究团队、培养和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开展高水平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期间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自治区级有关荒漠化防治及各类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其中内蒙古林科院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基地实施完成的“荒漠藻综合固沙推广示范项目”,是我国在此领域研究内容最广、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最具特色的项目之一,在国际上获得一定知名度。

2014年根据内蒙古林科院统一规划布局定位,强调达拉特科研基地的对外合作、科研建设和服务功能,目前基地正在建设如下项目:

一、蒙鄂沙生植物园的建设,是为进一步推进蒙鄂两省区生态建设领域战略合作的项目,目前已完成园内电力灌溉系统、主干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部分树种、绿篱和地被的栽植,特别是12月1日呼和浩特市工商管理局正式批准成立内蒙古蒙鄂沙生植物园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这意味着沙生植物园的建设管理进入新的阶段。

二、百果园的建设为沙区经济林产业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良好的示范作用,项目建设期为三年,特邀经济林果树专家进行现场踏勘,确定适宜项目地的果树品种。目前百果园建设已经进入前期准备阶段,即将有序开展土地整理、预埋灌溉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三、内蒙古达拉特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建立,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建立沙漠生态系统监测指标体系,逐步完善监测的技术和方法,以长期野外定位观测与研究为基础,运用国内外先进的观测技术和方法,对库布齐沙漠的气候、土壤、植被、水文、人为活动方式及其强度进行跟踪监测和研究,开展动态研究与长期定位监测。同时,把库布齐沙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建设成为开放、协作、创新、双赢的野外科学观测平台。9月初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目前已经开始初步设计,预计明年动工建设。

四、由内蒙古气象局和内蒙古林科院联合建15要素、2套传输系统的气象站,与定位站一并统筹建设,秉承“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实现气象资料资源共享。目前网围栏、气象站设备基座、避雷系统等已建成,气象站数据信息接收已调试完毕,可正式投入使用。同时科技协作中心协助我院与气象局相关部门积极沟通联络,为我院开通了数据传输专线,届时将为院里科研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数据相关服务。

截至目前,基地各项基础设施及生产设备运行状况良好,定期维护保养,对现有植被进行补种行道树等日常绿化养护工作,并配合景观环境研究所进行沙生植物园基础设施建设。基地工作人员始终把为院科研做好各项服务作为重要工作目标 一年内共接待国内外专家学者177人次,住宿合计天数1544天,协助科研人员完成试验并先后为藻类项目学术交流会、北京小学生野外科普教育活动等提供相应服务,顺利完成今年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