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连续3年居全国第一

04.03.2017  21:09

  记者从自治区民政厅获悉,近年来我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目前,全区拥有各类养老机构2979所,总床位数24.2万张,全区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59张,这是我区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连续3年居全国第一。

  这其中,公办社会福利机构和老年养护院146所,床位数2.26万张;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50所,床位数10084张;农村牧区互助养老幸福院1331所,床位数11.6万张;农村敬老院394所,床位4.7万张;光荣院34所,床位2291张;民办养老机构324家,床位数4.4万张。

  家住包头市青山区自一社区的马大爷每天不用出门就能享受到各种养老服务。白天在社区的“老兵工乐园”智能体验室画画下棋,到了饭点儿就到食堂吃个专门为老年人定制的营养餐,不想出门的时候,打个电话饭就送到家。乐园还为老人提供定位、防走失功能的手机,老人跌倒主动报警器等智能化产品和服务,为老人提供了一张生活、安全保护网。家在呼和浩特市的安秀玲老人则选择在养老院养老,今年67岁的她在夕阳红康乐园一住就是7年。老人常说,在养老院有吃有喝有人照顾,还有其他老人做伴,她以后就在养老院养老了。

  在我区,老年人养老有多种选择。结合我区地域广阔、老年人生活习惯差异大的特点,我区创造性地探索养老服务模式多元发展,在包头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和阿拉善盟5个地区分别推广城市、农村、牧区、社会化和医养结合5种养老服务模式,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在农村养老方面,我区以乌兰察布市为试点,通过整合财政、福彩公益金、扶贫、危房改造、“一事一议”等资金,统筹民政、住建、卫生、文化、农业、水利、广电等部门资源,实施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建设工程,走出了一条“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统一管理,互帮互助”的互助养老路子。互助养老幸福院既有农村敬老院的特征,又符合农村老年人的居家养老习惯,有效解决了10多万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受到广泛欢迎。

  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资金的支持。2014年以来,我区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实施意见》,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居家养老服务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资助社会办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补贴和床位运营补贴的通知》,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时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不断激发全区养老服务发展活力。同时,不断加大力度落实养老优惠政策,织牢民生保障网。2016年,自治区本级福彩公益金中用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达2.62亿元,中央福利彩票公益金3512万元也下拨至各盟市。我区还大力扶持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全年投入4583万元用于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运营补贴、一次性建设补贴和等级评定补贴,惠及老年人达5万余人。

  今后,我区将继续推进5种典型养老服务模式,着力提升医养结合的层次和水平,推进“互联网+”养老服务,通过购买服务,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主力。(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霍晓庆)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