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首家胸痛中心正式启动运行
2016年5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首家胸痛中心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正式启动运营。内蒙古自治区卫计委副主任尹赤林、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委员人事处调研员安耀彬、呼和浩特市卫计委副主任刘院君、120指挥中心主任张良及有关单位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尹赤林副主任为大会致辞。启动仪式由莎如拉副书记主持,袁军副院长作为胸痛中心主任在启动大会上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从筹备到启动运营的情况。最后,孙德俊院长宣布内蒙古自治区首家胸痛中心正式启动运营。仪式结束后,院领导陪同来宾及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胸痛中心各系统的急救流程、急救设备和核心团队的急救能力。观摩中,大家纷纷赞叹内蒙古医院胸痛中心急救诊疗流程非常规范有序,不愧为是自治区首家规范化急救中心,为全区各级医院开展胸痛急救诊疗树立了样板。
2014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率先在全区筹建首家胸痛中心,经过一年多紧张周密的筹备。胸痛中心已建设成一个完整规范的急救体系,由核心医疗技术专家团队;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医疗云技术;“扁鹊飞救”专用急救通讯系统等现代先进医疗急救手段组成的,能够对胸痛患者进行快速诊疗的规范化急救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作为自治区最大的三级甲等医院有责任为全区人民提供最优质的医疗保障。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发挥多学科联动的优势,建立整合了包括急诊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影像学科(超声心动图、放射科、CT、MRI)、检验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120急救车、信息中心等科室组成的急救诊疗技术团队及服务团队。其中专责小组有:院前急救组,冠脉介入组,心内科会诊组。装备了“扁鹊飞救”专用急救通讯系统。在中心办公室、急诊科、心内科、导管室、救护车和联网医院布设专用无线数据传输设备和接收终端。专责医师配置专用数据接收手机。系统可实现的无线信息传输功能:一是由救护车及基层医院传送:十二导联心电图、无创血氧、无创血压、指端血糖、肌钙蛋白、车内现场实时急救影像。二是中心办公室、CCU、导管室、专用手机可接収心电图等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信息、病人的X光\CT \MRI \B超、救护车内现场影像信息,救护车辆GPS实时定位信息。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在以上软硬件的支持下,极大地优化了胸痛救治流程,提高了胸痛急救诊疗水平,为胸痛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并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提供了保障。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的启动和运营,标志着自治区胸痛急救医疗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是造福百姓的又一民生工程。(通讯员:郑晓丽)
相关链接:
目前国际上胸痛中心建立较好的有美国和德国。两国分别有各自的相关专业学会。美国有5000余家胸痛中心。德国称为胸痛单元,有150余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于2013年启动中国胸痛中心的认证工作,制定相关工作标准,开始在全国推行建立规范化的胸痛中心。针对的人群是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目的是及时诊断和治疗包括急性心梗在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以胸痛、胸闷为主要表现的致命性疾病。特别是使急性心梗患者能够得到急诊介入治疗。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