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姻 产教融合 内蒙古财经大学探索培养“双创”人才
4月8日,内蒙古财经大学企业运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来自我区各个高校的创业导师与该校师生探讨虚拟创业平台。记者 金泉 摄
本网讯 4月8日,一场就如何抓住新机遇、应用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实践新方法、培养新人才、如何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商科实践教学、成就教育改革新十年系列主题讨论会在内蒙古财经大学召开。
“产教融合,教育发展新十年”为主题讨论会由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主办,内蒙古教育厅、共青团内蒙古委员会、内蒙古创造学会指导,内蒙古财经大学、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呼和浩特鑫网科技有限公司包头市求学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讨论会上,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总经理张桐首先对院校双业教育的现实之痛进行剖析,并就“双创”时代,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方案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国策面临的挑战及政府的积极推动,产业的积极呼应,人才培养需要供给侧的改革等给予分析。
张桐认为: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从企业视角提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目标,普及创新创业教育是重点,建设“双创”教育平台是基础,传承创新创业文化是根本,建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型,倡导把企业搬进校园,建立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协同,共同培植大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创业动机,掌握创业规律,加强创业模拟训练,提升创业能力,为大学生创业搭建项目孵化及资金扶持创投联盟平台,夯实大学生创新创业育人体系,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内蒙古财经大学副校长侯岩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的“高校要依据区域性、行业性需求,加快发展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的新专业,拓展传统学科专业内涵,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分享了院校实践教学升级、学生校内仿真实习落地,“把企业搬进校园”VBSE建设等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及校企合作价值创造的案例经验。讨论会上,来自内蒙古30所本科、职业院校的200多名教育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对接、产教结合新模式、新发展,聚焦创新创业教育与商科实践教学改革,倡导把企业搬进校园建立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为推动全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尤其是双语“双创”人才培养出谋划策。(通讯员宁广臣)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