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质检院助力农业灌溉

04.08.2015  20:22

[ 导读 ]及时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

  近日,内蒙古质检院司法鉴定室接到巴彦淖尔、乌拉特前旗等地多起农业生产使用的滴灌带鉴定委托,在与法院沟通协调下,积极委派司法鉴定人参与现场勘验,并及时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为农民挽回了经济损失。

  滴管技术最早出现于以色列,后经引进我国,在新疆、甘肃等缺水地区应用较为广泛,最近几年我区也兴起使用。使用滴灌技术后具有节水、节肥、压碱、施工简单、成本低、可回收等优点,同时大力推广应用滴灌技术也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的社会效益。

  当前,一些生产企业生产的滴灌带存在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现象。主要质量问题是炭黑含量、拉伸性能、抗压强度等不足,无法满足正常的生产活动。为此,内蒙古质检院提醒广大农民: 一是 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保留好销售票据。 二是 购买产品时应注意查看生产企业名称、生产地址、产品信息,并与票据进行核对,尤其应注意避免购买“三无”产品以及价格明显低于正常范围的产品。 三是 购买到“三无”产品或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时,及时使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李翔)

[责任编辑:宋向华]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