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进军畜牧业新的“黄金时代”

27.05.2015  10:55

[ 导读 ]新常态下,如何调整畜牧业结构、把握畜牧业发展速度?怎样提升畜牧业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围绕着“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的目标,一场新的变革在我区悄然揭幕。

  新常态下,如何调整畜牧业结构、把握畜牧业发展速度?怎样提升畜牧业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围绕着“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的目标,一场新的变革在我区悄然揭幕。
  数据显示,到2014年,我区畜牧业产值在大农业中的比重已占“半壁江山”。2014牧业年度,我区牲畜存栏连续10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羊存栏首次突破1亿只大关,羊肉产量达到93.3万吨,存栏和羊肉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草原建设总规模连续6年稳定在5000万亩以上。

今年一季度,统计数字再次刷新:全区大小畜产仔3694.7万头只,比去年同期增加269.6万头只。

自治区农牧业厅厅长郭健认为,适应新常态,畜牧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要从追求数量和产量增长及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产品竞争力、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转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态保护和农牧民增收“三赢”。

方向很明确,内蒙古畜牧业开始迈向新的“黄金时代”,为新的大跨越积蓄能量。

转型升级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大趋势

“适应新常态下畜牧业发展的新要求,草原畜牧业要抓好4个重点:推进规模化经营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实现草畜平衡;推进乌珠穆沁羊等地方品种选育提高和提纯复壮,提高单产,实现养殖业提质增效;推进耳标可追溯体系建设,实现草原牛羊肉优质优价;推进联户或专业合作社经营,提高牧民的组织化程度,进而提升牧民在市场经营中的话语权,增强与企业对等谈判的条件和能力,最终实现牧民增收。抓好这4项工作,就牵住了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牛鼻子。”自治区农牧业厅畜牧处处长白音的话,可谓一语中的。

据了解,近年来我区通过大力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有效提高了种公羊使用效益,加快地方良种选育和提纯复壮,个体产出均有大幅提升。从全区“肉羊千万高产创建工程”连续实施5年效果看,苏尼特羊胴体重提高2.2公斤,经济杂交肉羊胴体重提高3公斤以上,单产明显增加,优势畜种实现了从单纯以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做大做强农区畜牧业是增量秘诀

2014年,我区羊存栏首次突破1亿只大关,比上年新增1000万只肉羊。增量主要来自半农半牧区和农区的圈舍养殖。

自治区农牧业厅畜牧处处长白音说,借助国家和自治区良种补贴政策,我区实现了奶牛、肉牛冻精补贴全区覆盖,种公羊补贴牧区覆盖,牲畜良种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农区和半农半牧区成为增长重点,自治区每年扶持建设60个种羊场,补贴引进国外进口种羊5000只,极大地提高了牧区地方品种供种能力和农区多胎肉羊杂交生产用种需求。连续5年生产性能测定显示,地方品种肉羊羊胴体重提高2~3公斤。

从现实分析来看,新常态下,我区农牧业发展面临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国内外市场的双重挑战,只有做大做强农区畜牧业,才能保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用“互联网+”思维做好增收文章

“经过多年发展,我区农牧业产业化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内,我们要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础上,加快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增加市场紧缺和适销对路的畜产品,灵活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推动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工程,让农畜产品走出内蒙古,走向全国,从而增加农牧民收入。”郭健说。

就在去年,我区农牧业产业化资金的60%以上投向了肉羊产业。

在产业化的带动下,全区共有213.4万户农牧民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农牧民人均通过农牧业产业化渠道实现纯收入4390元,占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4%。

在新常态下,我区畜牧业正在向新的“黄金时代”进军!

[责任编辑:赵钦]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白鹤等万余只候鸟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9日电(记者王靖)金秋十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