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牧区危房改造让全区61.5万农牧户住上新房奔小康

03.06.2015  11:47

  在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玫瑰营镇营盘村幸福院,喜迁这里的高粉红正在逗孙女玩。记者李永桃摄

  2013年秋天,进城务工10多年的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玫瑰营镇的段胜利举家返乡。他买了辆大卡车,一门心思在老家跑起了运输业。他回乡谋业源于国家和自治区农村牧区危房改造的好政策!

  “我是政策的受益户,有了国家补贴,再加上我和父亲投劳投力,省了些工钱,要不然单靠我们受苦人赚的那点血汗钱,何年何月能住上个砖瓦房?现在好了,不仅有了好房子住,而且因为危房改造,在农村揽活儿也容易了。”段胜利的话道出了农牧民朋友的心声。

  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工程不仅是国家实施的重要民生工程,更是自治区“百姓安居工程”和“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重要内容。我区从2009年启动该工程以来,各盟市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改造模式,千方百计解决资金瓶颈,危房改造工作取得成效:截至2014年底,全区共完成61.5万户危房改造任务,自治区级财政投入48.1亿元,全区危房改造完成总投资约309亿元。2015年全区计划改造17万户,截至5月初,鄂尔多斯、乌海、锡盟、巴彦淖尔市均已开工。

  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蓿亥图村薛占军享受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盖起了亮堂堂的砖瓦房。记者李永桃摄

   别样路径,创新建设模式

  国家危房改造政策旨在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的农牧户解决最基本安全住房问题。危房改造也是改善农牧民居住环境、缩小城乡差距、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事。本着这样的认识,我区各盟市从降低生产成本、少花钱办大事的实际出发创新危房改造建设模式。

  乌兰察布市化德县针对农村牧区“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老龄人口“贫困化”等突出问题,打破常规、先行先试,通过集中建设养老互助幸福院,采取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统一管理的方法,将农村60周岁以上有生活能力、无生产能力的五保户、低保户就近搬迁到幸福院居住,真正实现“政府省心、子女放心、老人开心”,初步探索出一条有效解决农村牧区危房改造的新途径。

  在化德县先行先试、小规模建设养老互助幸福院的典型引领下,乌兰察布市借助农村牧区危房改造政策,出台了全市农村牧区养老互助幸福院建设实施方案,推进养老互助幸福院建设。2013年7月19日,国家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在乌兰察布市组织召开中西部地区农村危改现场会,对这一改造模式予以肯定,加以推广。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建设养老互助幸福院427处、入住42856户。

  通辽市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库伦旗、开鲁县结合各地实际,采取主附房连建模式,在主房后面建设后倒厦子,将厨房、餐厅、储藏间、卫生间设计在后倒厦子内,既经济又适用,解决了面积不够用的问题。

  同时,通辽在部分乡镇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使危房改造工程与产业项目、村屯道路硬化、绿化、房屋围墙美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涌现出了科左中旗花胡硕苏木哈根庙嘎查、敖包苏木扎如德仓嘎查等62个危房改造整村推进示范村。

  巴彦淖尔市根据村容村貌、产业布局等特点,编制完成了649个中心村规划,统筹推进集中新建型、旧村整治型、中心村集聚型、集镇汇集型和产业带动型“五种建设模式”。全市7个旗县区59个乡镇苏木,镇镇有亮点、村村有特色。其中,临河区双河镇万丰新村立足4A旅游景区黄河湿地公园优势,经过改造成为仿古民俗村,不仅使村民受益,也为临河市民提供了重要的休闲旅游去处。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王爱召镇西社村通过危房改造,实现乡村面貌大改观。记者王玉琢摄

   多方筹资,确保工程不差钱

  随着原材料及人工费用的不断上涨,危房改造的建筑成本逐年增加。

  据自治区住建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组成方式为农户自筹和政府补助。危房改造的每平方米造价为1000元,人工成本为450元,建筑成本550元。现户均补助18732元,其中,国家补助7500元,自治区补助6000元,盟市和旗县各配套2616元。

  从全区来讲,自2014年起,我区平均每年要完成17万户改造任务,自治区财政至少要拿出33亿元配套资金,财政压力大。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我区各地多渠道筹集资金有效缓解了这一难题。

  包头市整合支农资金和项目,将危房改造与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村庄撤并、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捆绑进行,多元化投入,建成一批高标准的新型农牧民住宅。同时,该市针对近年来农村人口大量外出、闲置住房较多的实际,通过购买农村闲置安全住房和改造闲散校舍,集中安置困难群众和分散供养五保户及孤寡老人等住房问题,解决了自筹资金不足问题。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在危房改造中采取项目支撑一点、部门帮扶一点、企业垫付一点、财政奖补一点、外出人士捐助一点、群众筹资投劳一点6种筹资举措,有效解决了资金不足问题。在整合资金中,该县坚持走群众路线,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自愿参与、自主投入。通过规定设计农民议、施工企业农民找、筹资标准农民定,实现了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由被动实施到主动争取、由袖手旁观到积极参与的“三个转变”,到处可见家家户户出人出车、拉沙换土、栽植树木的感人场面。

  通辽市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用地债资金优先保证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各旗县市区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优先安排危房改造配套资金。2015年科左中旗危房补助资金由每户18732元调整为20000元,除中央、自治区和市级补助资金外,不足20000元部分由旗级财政兜底。该市还对涉农涉牧项目实施优先向危房改造整村推进示范村倾斜,实现资源聚合效应;此外,通过召开对接会、出台扶持政策、财政资金奖补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党政机关、金融部门、工商企业、社会团体和农牧民群众参与,形成多元投入机制,解决了危房资金短缺问题。科左中旗、科左后旗与金融部门协调,通过政府担保为改造户贷款,解决资金困难问题。

  危房改造让农牧民受益,让乡镇变美!“过去,乡亲们住的都是土坯房,塌墙破院。现在,房新了,树绿了,居住环境改善了,乡风文明了!村里还新建了温室大棚,让农民的腰包更鼓了!”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新公中镇永联二社妇联主任白宝华喜滋滋地说。(记者李永桃)

[责任编辑 李中锋 ]